学习习惯如何形成(学习习惯家庭教育育儿)

很多父母都会把孩子的学习习惯当成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在做,就想你看,每天孩子回到家,我都要求他先做作业,而且最好我坐在他旁边盯着他写,这样他就不得不认认真真完成。
这样长时间下去,他自然而然就养成了每天回到家认认真真写作业的习惯了。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种设想忽略了人,忽略了人性。人性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个人意志。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个人意志,也就是意愿,他想干什么,不想干什么。
如果一个人自己想干一件事,而且愿意长期坚持下去,那么最后就会形成习惯。可是,如果一个人并非是自己自愿,而是被迫干某件事儿,那么不仅形成习惯,还会在潜意识里压抑很多对于这件事的反感、排斥以及愤怒。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盯着写的,逼着写的,盯得越紧,逼得越狠的孩子越讨厌学习,因为学习这件事不是他自愿做的,而是被迫的。
家长以为在培养学习习惯,而实际上,你好好看看,你是不是在把他往厌学的路上推?
我们讲了无数次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儿,但这件事儿不是靠讲道理或者发脾气灌输给孩子的一件事,长期只有他一个人负责,一个人承担后果,没人替他操心,替他干,他自然就会知道这是我一个人的事儿。
他不写作业,那就是他要被老师批评,被老师惩罚呀,一想到这个,他能不写吗?
当然,有少部分连老师的批评和惩罚都不在乎的,已经是破罐子破摔,自尊低到极点的家长要好好反思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亲子关系就是家庭教育的基石,因为他塑造了孩子的性格。
当家长无所畏惧的用语言暴力和行为暴力摧毁孩子的自尊的时候,就应该预见到孩子无能为力的一生,言归正传今天的主题,父母应该谨慎的跟孩子的学习保持距离,因为当你全部身心的为孩子的学习考虑的时候,你已经从他手里抢夺了学习的主动权,你是那个为他学习负责的人而他只是个打酱油的,你是老板,他是个打工的,打工的那当然都干一点都觉得亏了,时时刻刻想着磨洋工,偷懒。
所以,归还主权是必须的,而且即使归还,孩子也还是会在一段时间内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因为他潜意识里还一直认为那是妈妈的事儿,不是我的事儿。
所以这就是前面抢夺主权落下的后遗症。当然,这需要时间来慢慢调整。
我们父母呀,千万不要把学校里老师的话当圣职,什么父母应该为孩子的学习负责任了?
你们自己都不把孩子的学习当回事,谁能帮得了你们?当父母被学校里的老师牵着鼻子走,开始冲在孩子的学习最前沿的时候,错误已经开始了,我们自己一定要好好去考虑清楚这件事儿家庭教育到底是做什么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区别到底在哪儿?我们真应该为孩子的学习负责任?难道孩子自己不才是那个应该为自己负责任的人吗?
而我们家庭教育应该想的是,怎么样让孩子懂得为自己负责任,怎么样让这颗心自己启动。所谓的学习习惯、自律、学习方法,这些其实都是技术层面的事儿,技术服务于目标,而目标来源于动力,所以没有动力,一切都是白谈。
而动力又来源于哪呢?
所以回到根本,亲子关系就是家庭教育的基石。当然了,亲子关系是另外一个深刻的话题了,我们后边再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