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原电池是什么(学习燃料电池正负极反应式的终极秘籍!)

燃料电池正负极反应式的推导方法
介绍
在学习燃料电池的正负极反应式时,我们可以使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推导出所有的反应式。本文将介绍这个方法的具体步骤,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请注意,以下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燃料电池,包括锰锌电池、银锌电池、铅蓄电池、甲醇电池、乙醇电池等。
步骤一:标定氧化还原数和化合价
首先,我们需要找出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氧化还原数和化合价。对于正极和负极的物质,我们需要确定其变价的系数。例如,如果一个物质的变价为正负四价,那么我们就写成正四和负四。然后,按照“负失氧正得环摆框架”的原则来排列这些物质。
步骤二:计算电子数
在第二步中,我们需要计算失去或获得的电子总数。我们可以用变价的差值乘以物质的个数来计算电子总数。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计算电子总数时要乘以物质的原子个数,而不是分子个数。
步骤三:补充氢离子或氢氧根
根据电荷守恒原则,在第三步中我们需要补充氢离子或氢氧根。在酸性环境中,我们需要补充氢离子;在碱性环境中,我们需要补充氢氧根。
步骤四:补充配平原子
最后一步,我们需要根据原子守恒原则来补充配平的物质。如果在配平中出现了二氧化碳(在酸性环境中),必须将其写成碳酸根的形式,因为二氧化碳会和氢氧根反应生成碳酸根。此外,我们还需要确保氧元素的配平。
示例:甲烷燃料电池的正负极反应式
让我们以甲烷燃料电池为例,来演示以上方法的应用。首先,写出总方程式。然后,根据酸性环境和碱性环境,分别进行计算和补充。
酸性环境
在酸性环境中,甲烷是负极的物质,氧气是正极的物质。根据负失氧正得环摆框架原则,我们可得到如下反应式: 甲烷 - 失去电子 - 等号 - 二氧化碳 - 得到电子 - 等号 - 氧气
接下来,我们计算电子总数。根据差值乘以个数的方法,我们得出甲烷失去的电子数为8,氧气得到的电子数也为8。
根据电荷守恒原则,我们需要补充氢离子。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需要在反应式的右边补充8个氢离子,以平衡电荷。
最后,在原子守恒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补充碳。由于左边有一个碳原子,右边产生了二氧化碳,因此我们将二氧化碳写在反应式的右边。
碱性环境
在碱性环境中,根据负失氧正得环摆框架原则,甲烷仍然是负极的物质,氧气是正极的物质。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反应式: 甲烷 - 失去电子 - 等号 - 碳酸根 - 得到电子 - 等号 - 氧气
同样地,我们计算电子总数,得到甲烷失去的电子数为8,氧气得到的电子数也为8。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不能直接补充氢氧根,而是先把碳写成碳酸根的形式,并根据碳的个数进行配平。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补充10个氢氧根,然后还需要补充4个水分子来平衡氢和氧的数量。
最后,在原子守恒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补充碳酸根。由于左边有两个碳酸根,右边产生了二氧化碳,因此我们将二氧化碳写在反应式的右边。
总结
以上就是推导燃料电池正负极反应式的四个步骤。通过掌握这个方法,我们可以轻松地推导出各种燃料电池的反应式。希望这个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燃料电池的学习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