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幼小衔接存在哪些问题(一定要避开这三大坑)

熊怡明
精选回答
00:00

幼小衔接一定要避开这三大坑,虽然有点长,但是很重要,幼小衔接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幼小衔接班到底是不是必须上呢?

通过我自己的亲身实践以及采访了近百位的老师和家长,为大家总结了幼小衔接要避开的三大坑。

当前幼小衔接存在哪些问题(一定要避开这三大坑)

第一坑死记硬背

用死记硬背的方式逼孩子认字家长们注意了,千万不要拿这种识字卡片逼孩子一张一张的背,这种方式只会让孩子感觉认字非常枯燥,会失去认字的兴趣。

最好的方法是在生活中顺其自然的认字,比如亲子共读时教孩子认识一些常用字,外出游玩时随走随教,教孩子地铁站名称、店铺的招牌等等。

儿童识字的敏感期一般是在五岁左右,孩子会对书本上、生活当中的文字产生很大的兴趣,会问家长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个时候教孩子认字就会事半功倍。

如果在孩子识字敏感期到来之前就教孩子识字,不仅效率低,还容易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记住五个字,管教不管考,背诗和认字,都是我们只负责教,而不是教完之后马上就去检验,这种功利的做法也容易让孩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本身的乐趣。

第二坑不提前练字

没有提前让孩子练习写字练习,写字一共是分为三个部分,书写姿势,包括坐姿和握笔,控笔能力,笔顺、笔画结构。书写姿势错误,不仅写字会更加的费力,更慢,还会影响孩子的体态。

不过需要注意5岁之前孩子的手部力量发育还不足,所以控笔、笔顺、笔画的练习最好呢是安排在五岁之后。五岁之前可以多陪孩子玩动手游戏,锻炼手部的精细动作。

比如说画画剪纸捏橡皮泥,穿小珠子,拼乐高都可以用小衔接。

第三坑数学只刷计算题

忽略了数感的训练如果想提前给孩子学数学,最好是注重锻炼孩子的数感,而不是刷计算题。

数感的锻炼方式很简单,就是在生活当中用具体的事物帮助孩子建立数字的概念。

比如说桌子上放了几个苹果,你可以跟孩子说一个、两个、三个苹果,上台阶的时候可以跟孩子一起数一个台阶两个台阶。

数学最好不要提前学,因为学龄前的儿童是具象思维的阶段,而小学学的数学是抽象的,学龄前学数学的孩子只是在死记硬背,但是数感是必须要提前培养的。

最后一点,关于到底要不要报幼小衔接班,我曾经到呼和浩特是一家非常有名的幼小衔接班看过,一见孩子们那满满的课程表和上课的状态还有狭小的这个教室和完全没有这个玩耍的空间和场地,马上就打消了念头。

如果不想让孩子的童年时光被上课填满以及上小学有可能会养成不认真听讲的习惯,还是建议不要轻易的报幼小衔接班,任何时候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比超前学习更重要。

左芳说教育 2022-11-18 22:02:29

相关推荐

当前幼小衔接存在哪些问题(老师们要的“幼小衔接”解读来了)

全国各地的幼儿园现在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评估指南的学习,这几天我也是持续在平台上进行着评估指南解读的直播,通过老师们阅读人数的提升,就能判断出评估指南的热度,而且也有很多老师希望我能讲一讲里面幼小衔接的内容,今天我就说说其中的一个小话题。大家是否注意到,在评估指标中教育过程里活动组织的考察要点专门提到了幼小衔接的问题,其中写到大班下学期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帮助幼儿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
展开详情

关于幼小衔接存在什么困惑

我真的非常后悔在我们家哥哥上一年级之前,没有帮他做好这四件事,今天这条文章就是想给今年九月份上一年级的家长们提个醒,希望我踩的坑你们不要再踩了。第一个,背古诗词,你们要知道现在的学校它是不管你懂不懂古诗的意思,他都会要求我们在低年级段就要把小学必背的古诗词70加85首要全部背完的,我们那个时候就基本是一天背一两首,本来这件事情它难度也不是很大,但问题就在于小朋友要每天吸收好课内的知识,然后呢要写完
展开详情

学习方法存在问题有哪些(学习方法可能存在的问题)

学习方法可能存在以下问题:缺乏个性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偏好,但有些学习方法可能不适合所有人。使用通用的学习方法可能无法满足每个人的学习需求和习惯。缺乏实践和应用:有些学习方法可能过于侧重于理论和概念,而缺乏实践和应用。学习应该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相结合,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缺乏动机和兴趣:一些学习方法可能无法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和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学习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过程,学习者
展开详情

学习方法存在问题有哪些(学习方法存在问题的常见情况)

学习方法存在问题的一些常见情况包括:缺乏计划和组织: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和组织方法,导致学习时间和任务安排混乱,效率低下。被动学习:过于依赖教师或教材,缺乏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积极思考和探索。死记硬背:过于注重记忆和背诵,而忽视理解和应用。只注重知识的表面记忆,没有深入理解和思考。没有及时复习和巩固:学完一段时间的知识后,没有及时进行复习和巩固,导致知识遗忘和学习效果下降。
展开详情

幼小衔接这个问题怎么看(幼小衔接的必要性)

有的孩子你看他是没有上过幼小衔接,但是他去上学成绩依然很好,其实他是上了幼小衔接的,而且现阶段来说的话,这个社会这种节奏来看,上优秀衔接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你不要单纯的以为你跟他灌输了什么东西去扼杀了他的想象力就些东西实际上是不冲突的,不冲突的西方的人认为就是说你在超前,惯给孩子太多知识,是会扼杀他的想象力,会有这种问题存在,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个样子的,我们现在目前的社会环境是,如果你不具备一定的基础
展开详情

学习方法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学习方法存在问题的常见情况)

学习方法存在问题的一些常见情况包括:缺乏计划和组织: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和组织安排,导致学习时间和任务的分配不合理,效率低下。被动学习和记忆:过于依赖教师或教材,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主动思考和理解。只追求记忆和应付考试,而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应用。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究:缺乏主动性和好奇心,只是机械地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而不主动思考问题,提出质疑,进行探究和研究。不合理的学习环境和习惯:学习环境杂乱无序
展开详情

幼小衔接座谈会如何提问(幼小衔接座谈会问题解析)

标题:幼小衔接座谈会问题设计在幼小衔接座谈会上提问需有针对性,以下是提问的建议方式:1.学前教育经验探询1.1孩子的学前教育经历询问家长和老师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学习情况,以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时的学习经验。1.2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了解幼儿园采用的教学方式、教材和教育内容,以便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教学衔接。2.学习能力和适应性询问2.1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了解孩子在学前阶段对于学习的兴趣点,及在课堂上的
展开详情

关于幼小衔接存在什么困惑(幼小衔接秘籍!五岁孩子,打造社会精英特质!”)

幼小衔接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法幼小衔接过程中,家长和教育者常面临一系列问题,拼音只是其中一部分。以下将这些问题归类,并为每个问题提供解决方法,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问题一:动作迟缓与催促解决方法:建立时间管理意识-从催促起床到上床,逐步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制定日常计划表,让孩子参与制定,并设置奖励机制。问题二:情绪控制与脾气发作解决方法:培养情绪管理能力-帮助孩子认识情绪状态,理解脾气发作的
展开详情

幼小衔接家长会问哪些问题(家长会必问清单!揭秘幼小衔接,助力孩子顺利成长!)

解读幼小衔接:家长会关键问题幼小衔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关键的阶段,而家长在家长会上提出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学习和适应情况。以下是家长在幼小衔接家长会上常提出的问题及相应解答。1.适应情况问题:孩子在新环境中适应情况如何?解答:我们会详细介绍孩子在学校的适应情况,包括与同学相处、适应课堂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并提供家庭与学校合作的建议。2.学习兴趣问题:孩子对学习有没有兴趣?解答:我们将分享孩子在学
展开详情

幼小衔接亲子互动问题有哪些(幼小衔接知识点【比多少】知识点总结启蒙早教亲子教育)

比多少?贝塔准备举办生日party,在准备餐具时遇到了一个问题,桌子上的盘子够不够呢?一只小动物只能有一个盘子,也就是一个盘子对应一只小动物,像这样一个对一个,正好都对上了,没有多余的盘子,说明盘子正好不多也不少。此时我们就可以说,盘子的个数和小动物的只数是同样多。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贝塔很快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可是问题总是接连不断产生的,他又遇到了第二个问题,准备好的蛋糕和邀请的好朋友是不是同样多
展开详情

数学学习方法存在问题有哪些(学习方法中常见的问题)

在数学学习中,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常见的问题:缺乏基础知识:数学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后续的学习会受到影响。如果没有对基本概念和公式有清晰的理解,会导致后续的推理和解题困难。学习方法不当:一些学生可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导致效率低下和学习困难。例如,只是机械地记忆公式而不理解其背后的原理,或者没有充分练习和应用所学知识。缺乏兴趣和动力:数学学习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毅力,如
展开详情

哪些小朋友适合上幼小衔接(幼小衔接:哪些孩子必不可少)

一提到孩子是否应该进行幼小衔接,家长们常常会持有不同的观点。然而,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讨论孩子是否需要幼小衔接这一点并不十分准确,我们更应该的是哪些类型的孩子是必须进行幼小衔接的。家长之所以有不同的声音,是因为有些孩子在能力准备和习惯养成方面存在不足,因而上小学后可能会遇到一系列问题,而有些孩子则可以顺利适应小学生活。作为一位从事儿童问题解决工作十多年的教师,我想告诉大家以下几类孩子是必须进行幼小衔
展开详情

最新问题

怎么学会分析作文题目(有效分析作文题目的方法)

分析作文题目是写好作文的重要一步,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题意、明确写作方向,并提高写作的针对性。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分析作文题目的方法和步骤:1.仔细阅读题目逐字逐句理解:认真阅读作文题目,逐字逐句分析,确保你理解每一个词的含义。注意关键词: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它们通常是理解题目核心思想的关键。2.明确题目类型命题作文:通常会给出明确的主题或题材,要求你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会提供一段材料或故

中考作文如何拟题(拟定中考作文题目的技巧)

拟定中考作文题目是作文写作的重要环节,好的题目不仅能吸引读者,还能为你的文章设定明确的方向。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拟题方法和技巧,帮助你在中考作文中拟定出吸引人的题目:1.明确主题理解题目要求:仔细阅读作文题目的要求,明确主题和写作方向。常见的主题包括成长、友情、梦想、责任等。聚焦核心思想:确定你想表达的核心思想或观点,围绕这个核心进行拟题。2.使用修辞手法对比:使用对比的方式,引发读者的思考。例如:&

如何构建个人成长的正向循环(构建个人成长正向循环的方法)

构建个人成长的正向循环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涉及自我认知、目标设定、行动计划、反思与调整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你建立和维持个人成长的正向循环:1.自我认知了解自己:进行自我评估,识别自己的优点、缺点、兴趣和价值观。反馈机制:寻求他人的反馈,了解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表现,帮助自己更全面地认识自己。2.设定明确的目标SMART原则:设定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性强和时间限制明确的目标(SM

怎么提高个人价值(提升个人价值的方法)

提高个人价值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自我提升、技能发展、社交能力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提升个人价值:1.自我认知与反思了解自身优势与劣势:进行自我评估,明确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找出需要改进的领域。设定个人目标:根据自身情况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计划。2.持续学习与技能提升学习新知识:通过阅读书籍、参加课程、在线学习等方式不断扩展知识面。提升专业技能:专注于与

初中要努力到什么程度(初中阶段打好基础的方法)

初中阶段是学习和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努力的程度将直接影响未来的学业和职业选择。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明确在初中阶段需要努力的方向和程度:1.学术基础扎实重视核心课程:确保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基础学科上打下扎实的基础,这些知识将为高中和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积极参与课堂: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及时向老师请教不懂的问题。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

学习能力如何变强(增强学习能力的策略)

提高学习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多方面的技能和习惯。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你增强学习能力:1.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具体目标:设定清晰、具体的学习目标,帮助你明确学习方向。可量化目标:使用可衡量的指标来跟踪进度,例如完成特定数量的章节或练习题。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定期学习:制定固定的学习时间表,养成规律学习的习惯。时间管理:使用时间管理工具(如日历或待办事项列表)来规划学习任务,避

怎么激励孩子深入学习(激励孩子深入学习的建议)

激励孩子深入学习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策略的过程。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你激励孩子在学习上更深入和持续地投入:1.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舒适的学习空间: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整洁且舒适的学习空间,减少干扰。资源丰富:确保学习空间有足够的学习资源,如书籍、文具和技术设备。2.设定明确的目标短期和长期目标:与孩子一起设定可实现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理解学习的方向和意义。可量化的目标:确保目标具体、可量

语言如何能简洁精炼(使语言简洁精炼的技巧)

要使语言简洁精炼,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和技巧:1.明确目的清晰主题:在表达之前,明确你想传达的核心思想或信息,避免偏离主题。确定受众:考虑你的听众或读者,调整语言风格和复杂度,使其易于理解。2.使用简单的词汇避免复杂词汇:使用简单、常见的词汇,避免使用生僻词和过于专业的术语,除非必要。选择准确的词:选择最能表达你意思的词,避免使用模糊或多义的词汇。3.简化句子结构短句优先:使用短句而不是长句,避免

如何巩固薄弱知识点(巩固薄弱知识点的技巧)

巩固薄弱知识点是提升学习效果和学术能力的重要步骤。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帮助你巩固薄弱知识点:1.识别薄弱知识点自我评估:通过做练习题、测验或模拟考试,识别自己在哪些知识点或技能上表现不佳。分析错误:查看错题本或过去的作业,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出关键的薄弱环节。2.制定学习计划设定目标:为每个薄弱知识点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确保目标明确且可实现。分阶段学习:将薄弱知识点分解为小的、可管理的部分,

如何掌握好底层学习能力(提升底层学习能力的技巧)

掌握底层学习能力是提高整体学习效率和效果的关键。底层学习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自主学习、信息筛选与整合等。以下是一些方法和策略,帮助你提升这些底层学习能力:1.培养批判性思维质疑与反思: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质疑所学内容的习惯,思考其合理性、适用性和局限性。分析论点:练习分析不同的观点和论据,识别逻辑谬误和偏见,增强自己的论证能力。2.增强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游戏与谜题:参与逻辑游戏、数独和其他智
问答大全
B
C
G
H
R
S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