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学语文(创作灵感学会3种思维)

学好语文的一个关键的前提就是兴趣,没有兴趣学语文是非常痛苦的,那么兴趣能培养吗?当然可以,之前有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家长用了我分享的三种思维,只花了半年不到的时间,孩子语文从不爱听到喜欢上课,语文成绩从班级垫底考到了前十名。这三种思维就是我在学霸方法论里面讲的,三种思维,可以让孩子爱上语文,主动学语文,今天拿出来跟大家分享,赶紧分享给好友收藏,回家用起来。
第一种,八卦思维
没错,就是那个八卦,从名人的八卦开始,八卦之心,人皆有之。学李白杜甫不要只学诗句,你要知道,杜甫是李白的头号迷弟,一生给李白写下了几十首诗,李白写给杜甫的诗却仅存四守。学李清照,不要只知道他是一个婉约派词人,他其实是一个爱喝酒打牌,爱怼人,胸中又有大。才艺的一代才女,学鲁迅不要以为她只是一个文学作者,你要知道她还是一个挺有名的设计师北大校徽就是他设计的。
第二种,作者思维
每一篇课文呢都有作者,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的经历和思想,我们也可以成为作者,孩子也可以成为作者,可以尝试的改编古诗或者文章,这样记得更牢固,也会觉得语文很有趣。比如李白的敬业诗一二还是一三年一个人背井离乡,在漳州龙海市一个偏僻的地方做托管老师的时候有经常几个晚上都会想起回家,当我特别想家的时候这首李白的静夜诗就会映入眼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突然有一天我也是想起这首诗,但是这时候天空没有月亮,只有乌云,那么我。随信就编了一首诗,床前一盏灯,疑似地上灰,举头望乌云,低头思老家。虽然跟李白比起来我这首诗的意境可能还远远不如,但是我觉得更真实因为乌云挡住了月亮,更加的突出了我想回家的心情。我们一定要去鼓励孩子自己去改编古诗或者文章,只要孩子愿意去编甚至能说出为什么这么编,就非常棒了。
第三种,分享思维
每天回家的时候就是在车上或者做作业之前睡觉之前都可以找个五到十分钟,让孩子把今天学到的课文用分享的方式分享给我们的父母听或者他直接把它分享到网站上我们父母给他录下来。一开始千万不要做任何要求,只要孩子愿意开口说愿意表达就可以了,每次孩子说完我们都要去跟孩子说一句,宝贝。说的很清楚,很清晰,很有条理,坚持下去,你会说的越来越好,妈妈相信你。有时候孩子讲话会卡壳,有时候孩子说话不利索,有的孩子确实记不住上课的内容,一开始最最需要的就是父母无条件的支持和鼓励,让孩子不断的坚持下去,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孩子一定会越来越享受分享,越来越喜欢分享,只要孩子喜欢,那么上课就会很认真去听,因为不认真听呢就分享不出来,因为坚持每天分享,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越来越好。每一次的分享就是对课文的一次总结,久而久之孩子对很多文章就有自己的独特的想法和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