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小学语文语法知识(语文语法知识讲解)

在修改病句中,成分残缺,缺少宾语的情况大致有三种。
第一种类型,句子太长,分句太多,把及物动词后面的动作承受者给隐含了。
也就是说这些及物动词的后面是要有一个动作的承受者的,这个动作的承受者或者是说承受对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宾语及物动词有很多,比如像提出、打造、针对、拉开、树立、表达、达到、改进、完善、发挥等等,这些词语都是及物动词,一旦这些词语出现在句子里面,它后面必须要有一个相应的承受者、承受对象,不然的话就会造成宾语残缺的这种现象。
我们来看相应的例句。例如,只要思想上树立了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我们就能勇往直前,毫不退缩。在这句话中,树立一词是及物动词,但是树立却没有一个承受的对象,在这个分句里没有说清楚树立什么,所以造成了宾语残缺的这种现象。修改的时候,我们要在利益的后面加上的观念三个字,让观念成为树立这个动词的承受者。修改以后就是只要思想上树立了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观念,我们就能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第二种类型,宾语前的定语当做了宾语。
例如王老师荣获校先进工作者这里,那就是把工作者当作了宾语,我们修改的时候要在工作者后面加上的称号三个字,因为王老师荣获的是称号,并不是荣获工作者,先进工作者只是称号的定语。修改以后就是王老师荣获校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第三种类型,句子过长,句子中的状语和定语成分比较多、比较长,到最后直接把宾语给忽略了。
例如校领导们讨论了发动全校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这里讨论是谓语,而讨论的对象却没有说发动全校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这一大串都是宾语的定语,所以我们要在定语的宾语、定语的后面加上一个的问题,修改完以后,就是校领导们讨论了发动全校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问题。
再例如,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这里诚实守信是一个形容词,很显然它是不能跟培养直接搭配的,而诚实守信后面必须加一个的美德,修改以后就是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