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学习方法有哪些(北大学霸语文4步深度预习法)

90%的孩子预习语文的方法都是错的,我是冰冰,中考语文不及格,但是高中成功逆袭语文不下120分,我真的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当中发现就是你会预习语文和不会预习语文,真的会在阅读理解还有写作上拉开巨大的差距。大多数孩子预习课文就是读读文章,抄抄生字这种方法呀,小学一二年级还可以,但是如果到了高年级还这么做,真的没有任何意义。你想想孩子阅读理解为什么丢分?因为阅读理解考的是你深度的思考,那你今天光阅读超声字标自然段,你没有思考没有理解那你阅读理解你不理解怎么可能拿到高分呢?所以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四步深度预习法,大家一定就是认真执行,争取实现语文逆袭。
第一步,默读文章,快速浏览。默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很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朗读但其实新课标在1~2年级就提出了默读的要求,你考试做题也不能读出声音所以咱们从预习课文开始就先去练默读,对课文先获得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然后画出那些生字生词,大多数的生字词课本是标了注音的,那如果碰到没标注音你又不认识的字,去查字典,你不做这一步,你直接朗读,绝大多数的字你读不准反而会破坏语感。
第二步,再是去朗读,文章之所以要大家读出来是因为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可以补充听觉的刺激,通过多感官的调动,你会记得更加深刻。那一共读3遍,实在不愿意读的孩子,你就可以给他播放课文的音频,播放两遍,最后自己再读一遍。第一遍我巩固刚刚圈画的生字词,同时我边读边去想文章的画面,所以你要特别重视文章当中描写的那些景物,将抽象的文字都形成具象的图画,这种制造画面感的能力不仅仅是在帮你读懂一篇文章,而且对于未来你的孩子学数学、学物理会有帮助,因为这些学科都要求抽象概念具象化,那第二遍去读的时候,我就把握一下文章的感情。同时我可以把一些就是我认为写的特别好的句子,还有词语,我都给它圈出来,讲一讲自己的理由,圈不是重点,说理由才是重点,这个其实是在启蒙孩子去进行赏析,这也是阅读理解出题的热点啊。第三遍读的时候我重点去读每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去看一下这个第一句话到底是怎么引入话题的,很多孩子作文写不来,就是因为第一句话写不来,其实你把第一句话写来了,后面都是水到渠成的。比如你看观潮这篇课文,他第一句怎么说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那你就知道了,我下次要写一个特殊的地点,比如说长城,我第一句话可以怎么写,长城自古以来被称为世界的奇迹,这个就是通过预习学会写作。
第三步,要拓展文章的可能,其实你要想理解一篇文章是比较难的,很多文章如果你不去联系当时的写作特点,或者说是时代背景,其实你是读不懂的所以如果你学校的老师他不讲这些,这一步就特别重要,尤其是对于一些古诗。比如说孩子学习刘禹锡的望洞庭,那你就可以带孩子一起去搜索刘禹锡为什么来到了洞庭这个地方你发现他是在被贬的时候写的,那孩子就更能感受到刘大诗人身上由内而外散发的乐观。
第四步,去看一下文章的课后习题,我不要求大家做,就是你粗略瞄一眼,你看到哪个问题,我没有思路,你把它圈出来标一个小记号,明天上课的时候认真去听,其实这个就是预习的意义,帮助你更加准确的把握听课的重点,还有难点,如果大家觉得这个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帮我点一个免费的小心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