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方法(3招让孩子爱学习,上北大毫不费力)

如何让孩子主动喜欢学习
引言
父母只要做对这三件事情,孩子就会主动喊着要学习,无法阻止。通过一系列简单且易操作的方法,我在六岁时就变得积极主动地学习,最终考入了北大。本文将分享这套方法,帮助您培养孩子积极的学习态度。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孩子会讨厌学习?其实并不是孩子真的讨厌学习,而是学习给他们带来了不好的体验,如父母的催促、吼叫和训斥。这些都会让孩子感到学习就意味着被逼迫和打压,从而产生痛苦的体验。
神经链效应
根据北大心理系所学的知识,这种讨厌学习的现象可以称为神经链效应。简单来说,因为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痛苦的体验,所以孩子们不喜欢去做这件事情。既然父母可以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痛苦,那么是否能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我的妈妈就是这样做的。
学习前
当我上小学的时候,放学回家后,我妈妈从不像其他家长一样问我今天学习怎么样,是否好好听讲,有多少作业要赶紧写。相反,每天我一进门,妈妈都会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告诉我她有多么想我。接着,她会问我今天开不开心,与我聊天,一起吃水果,询问晚上想吃什么。在聊天的过程中,她每天都会问我三个问题。
- 妈妈会问我今天在学校有什么开心的事情,通过这句话,她训练了我的正向思维,让我回忆起上学给我带来的快乐。
- 妈妈会问我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让我教她一下。通过这句话,我能够每天总结归纳当天所学到的内容。
- 妈妈会问我今天的感受如何,并与我分享她的感受。这让我能够表达每天的感受和情绪,让妈妈更了解我。妈妈与我聊天的时间一般只有十几分钟,但她的陪伴让我在学习前心情愉快。
学习中
在我开始学习后,妈妈也做得很好。她从不在我学习时看电视等打扰我,而是会帮我做好学习的准备工作,如帮我打水、上厕所、削铅笔等。刚开始上学时,她会在我旁边陪我一起写作业,当时她会告诉我她要看看自己小学时学的东西还记不记得。后来我才知道,她是在给我树立榜样。一开始,我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会喊妈妈过来教我。但我妈妈从不说话,她会笑着摇摇头,并轻声说:“我们先完成作业,到时候比比看谁做错的少。”这样的互动让我感受到一个榜样的力量,我明白了学习需要专注,也有了与妈妈比赛的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培养了好的学习习惯后,妈妈就不再与我一起写作业,而是在旁边自己学习、看书,努力工作。看到妈妈如此努力地工作学习,我也开始努力了。
学习后
学习完成后,继续养成好习惯就变得更为关键。这时,一些家长会检查完孩子的作业后,发现许多错误,开始训斥和惩罚孩子。他们会说:“你的作业写得很糟糕,像只爬行的狗,重新写一遍!”这样的方法是致命的。如果每次孩子做完作业后都受到批评和惩罚,他们还会愿意开始学习吗?那我的妈妈是如何应对的呢?
首先,妈妈会和我一起检查作业,比比谁找出更多的错误。每当我找出一个错误,妈妈都会夸我细心。检查完作业后,她会给我整体夸一遍,比如说:“你在十道题中做对了八道,这里写得很棒!作业比昨天做得更快了,写得也更整洁了。”她的肯定让我心花怒放。接着再让我改错题、总结归纳,我也愿意去改正。因此,父母要记住,能让孩子变得更好的方法从来不是批评和惩罚,而是不断地鼓励和强化他们。无论孩子做对了几道题,父母都要赞扬他们做对的那道,慢慢地,他们会做对两道、三道、四道题。妈妈用这套方法让我在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都感到开心和快乐,我怎么会不喜欢学习呢?所以我就嗷嗷地学习起来,最终果然考入了北大。
结论
想要孩子喜欢学习,与父母的态度是息息相关的。只要父母能成为良好的榜样,控制情绪,耐心回应孩子的问题,并采取不吼叫和训斥的教育方法,孩子就很容易变得优秀。每天早上六点到十点,我都在直播间里教导父母们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以及我考入北大的经验。如果您有兴趣学习,请定好闹钟,赶紧加入直播间,一起来听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