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高幼儿对区角材料兴趣

大部分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都会有固定的区角游戏活动时间,而不同的区角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的游戏材料。
但是我经常会发现,幼儿园的区角材料是长时间不更换、不调整的,那么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度,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主动性?
这些都是需要老师们去观察和思考的。
今天我就给老师们提供三个区角材料投放的方法,帮助您有效开展区域活动,记得先收藏起来
第一,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提供不同操作难度的游戏材料。
如在抑制区可以为小班提供大颗粒居多、颜色不同的珠子、项链、线绳以及比较简单的范粒卡片,引导幼儿根据范例进行穿珠操作,发展手部精细动作,而在中班就可以引导幼儿根据颜色以及大小两个维度进行规律排序,在小班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难度。
第二,根据幼儿的兴趣度删减游戏材料
如在益智区有很多七巧板,同时投放的还有各种偏好的图形。
范例幼儿可以根据提供的范例进行图形拼搭,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幼儿已经掌握了很多图形的拼搭方法,这些范例对幼儿来说已经起不到促进其发展的作用,那么就需要删减掉拼图范例,只保留七巧板,让幼儿重新对七巧板产生兴趣,发挥创造想象能力。
第三,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度添加新材料
如美工区有一些废旧纸筒,最初孩子们很喜欢在纸筒上画小人,或者做成大树、火箭等立体作品,但是时间长了,幼儿对纸筒便失去了兴趣,觉得没有更好的玩法了。
这时我们就可以放到建构区,幼儿会用直筒搭建房屋、搭建轮船,或者钉起来做成椅子和桌子,让幼儿体会相同材料的不同玩法。
这种区域间材料的相互流通,能够激发幼儿找出更多的游戏方式。
所以在区角活动中,老师们需要观察幼儿的使用情况,反思材料的投放是否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并据此对材料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材料的重要作用与价值,才能满足和保持幼儿渴望活动与操作的兴趣,提升区域活动的教育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