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为什么学不好!(学好数学的本质分析)

为什么大多数孩子都学不好数学?
说这个话题的时候呢,我就想到有些人爱杠啊,说数学呢,都是有天赋孩子学的是天生的。
在我看来呢,这句话应该改成数学竞赛保送清北是有天赋孩子才能做到的,普通的孩子想把数学学好,是完全不需要天赋的,他们这样说的目的,无非就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罢了。
我家小瑞中考的时候数学是满分,他数学很有天赋吗?
其实我认为没有,以现在孩子努力程度之低,压根还轮不到拼天赋。
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些孩子啊,相当的机灵,而且他们学习其他科目也没有什么问题,怎么数学就是学不好呢?
是没有天赋吗?
我认为完全不是,孩子爱不爱数学,我认为恰恰是由我们父母的认知决定的。
今天给大家讲一讲,数学的本质,任何事情我们只有抓住了核心的关键点和本质,才能掌控,从而迎刃而解。
我首先说一说数学难题的本质上呢,其实是一个智力游戏,绝大多数孩子是喜欢游戏的,但为什么数学会渐渐成为一种负担呢?
原因是很多家长或者老师,太着急了,注重的学会,却忽略了孩子的独立思考时间,没让他感受到思考的乐趣。
屏幕上答出一道题,诶,答出来,没等他自己琢磨的有点眉目,老师就巴拉巴拉开始讲了啊,完了做练习,因为都是类似的题型,肯定也能做的出来啊,但没啥成就感,过段时间让他做,他还是不会,这就造成数学为什么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原因。
我拿学某思的秘籍来举例啊,很多家长问老师,这一课需要多长时间做完呀?我说一课得90分钟啊,他能做完,很多家长马上就会说了,90分钟太多了,没有那么多时间啊。
大家看到没有,一本小小的这种秘籍,你会发现里面有很多的练习,听课加思考加练习,90分钟你都觉得多足以,可见孩子能花在思考上的时间真的是太少了。
我记得我们家小瑞小时候,我是给他足够的充足的时间去思考的,当他想了一个题,很久想不出来,想放弃的时候,我就鼓励他,思考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哦,只要你坚持,再坚持,再多坚持一会儿,诶,你就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事实上,他在后面的学习中呢,真的感受到了坚持的磨砺,从而爱上了解难题。
另外,一定要让孩子在数学中感受到思考的乐趣,思维呢,是一环扣一环的,需要慢慢积累的。
如果孩子感觉太难,往往是因为缺乏前期积累,忽然介入造成的。
如果孩子不是从小开始接触奥数,一点一点的循环渐进的学习积累一下,碰到了难题不知所措,可能马上就产生自己不适合学这个的念头了。
所以,中高年级才开始接触奥数或者是思维难题的孩子,如果在内容理解上有困难,不妨退回到一两年。
比如说三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从一二年级的内容学起,让他对于数学的信心和信念能一点一点的搭建起来。
但往往很多家长特别的急功近利,三年级恨不得做四年级的,一二年级就恨不得做三四年级的,永远想着拔高,而没有忽视打基础,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知识的大脑盖起来摇摇欲坠,一阵风吹过一阵雨洒过,学习的兴念就容易坍塌,再次让孩子建立对他对数学的信念已经很难了。
教育是一种艺术,让孩子学好数学也是教育的一种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