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儿学数学不好

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强势的学霸妈妈基本上培养不出数学顶尖的孩子,最多就是一个中等生。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妈妈,倾尽全力培养鸡娃,各种超前学习,各种培训班、竞赛班,最后不了了之,为什么呢?这里面有三个原因,跟数学这个学科的特点有非常强的关系。我是博士新爸研,研究中学生数学学习近十年,这个文章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值得仔细品,有必要的也可以转发给孩子一起看。
第一,数学是一个需要思辨和批判性的学科,学数学的时候一定是要带着怀疑的心态去学习的,否则最多就是一个容器,而不是一个过滤器。每个数学知识都值得推敲,为什么是这样?有没有例外的情况?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所以当你指导孩子学习数学的时候,一定是要带着探讨的意味,直接说答案,哪怕你说了为什么,一样无法激发孩子的思辨。所以各位学霸妈妈,哪怕你什么都明白,也不要直接告诉他。当孩子提出疑问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告诉他就是这样,你记住就行,这就是害了孩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是肯定学不好数学的。
第二,数学是一个需要不断踩坑才能学好的学科,数学解题往往都是需要在几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所以做题的时候都需要试错。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走弯路,走着走着他就能找到最近的路,所以要给孩子时间,给时间去思考,给时间去试错,通过反复的假设检验,最后找到方法,这样他一辈子都会忘不了。很多学霸妈妈一眼看到答案,发现孩子走了弯路,就会立即制止,这其实是害了孩子,剥夺了他试错过程当中的经验积累。
第三,数学是一个内心喜欢才能学好的科目,那孩子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来源于不断获得的成就感,而且是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就。为什么那么多人沉迷于游戏,就是这个原因,因为游戏给了他足够的满足感,给了他成就感。那只有当孩子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好奇,才有可能去探索,才能学好数学。我见过很多强势的妈妈,往往会给孩子制定满负荷的任务,高标准的目标,孩子在过程中饱受挫折,毫无成就。而孩子一旦没有了源自内在的动力,学数学就变成了一种负担。所以,思辨、批判、是处、好奇、探索,这些都是孩子学好数学一定要具备的科学精神,你了解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