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为什么学不好作文

为什么有的孩子明明很用功阅读,还写不好作文?
会织毛衣的妈妈呢?或许可以更好的理解我接下来说的话。因为阅读与写作好比两针一线的关系。我形容一下写作文好比织毛衣,日常好词好句的积累就是线,你想没线,你连织毛衣的原料都没有。好两根棒针左手一根针是阅读时学来的写作规律,右手一根针是写作时练就的写作技巧。两针一线,缺一不可,共同发力。那织过毛衣的妈妈呀,请你回忆一下,你每次都能不犯错误的编织出一个很满意的毛衣吗?没有那么简单吧。下面我说两点,希望认真体会。
第一点,家长要明白什么是好作文。一说好作文呀,家长经常纠结一些事儿,就是分数,用分数评价孩子的作文好不好,那多是考核的角度,我建议多从培养的角度出发。如果你每次织毛衣,一个袖子长一个袖子短,打个分不满意,你会怎么样扔掉?不会吧,不满意的地方拆了重新编织,终归是要坚持把一个合身的毛衣给织出来,作文也是同理,这篇没写好,难道打个分就过了吗?那和我们织毛衣不满意扔掉有什么区别?过一篇扔一篇,哪篇都没坚持写到好,何谈积累啊?此时此刻,坚持把没编织好的作文啊继续编织下去,一周不行,咱就两周写一篇好的,让孩子体验体验。编织一个完整的让自己、让家长、让老师都满意的作文是个什么过程,又是什么感觉,不要被限定的时间和分数阻断了前进的去路。因此我建议作文成绩不理想,拆了好好改,拿给老师再判一遍,前后判两遍。在咱家长眼里是不是可以以第二遍的成绩为准,试着让成长的意义通过认可去升华。
第二点,家长回忆一下织毛衣两根针左右开弓的时候,脑子里是不是已经有一个成品毛衣的模样了?对吧?那么孩子写作的时候,脑子里有成品作文的模样吗?这往往在阅读和写作的中间呀,容易忽视一件事的练习,就是仿写,因为仿多了,可参考的模样就多了。记住一句话的仿写不是仿写,那叫造句仿写,至少要写一段话,为什么呀?孩子背的好句子,那是别人文章里摘出来的,写的时候哪怕他背的滚瓜烂熟,愣往自己的文章里塞,往往生硬,结构也不对称。
所以要仿就仿一整段或者一整篇。你想两个袖子已经织好了,再往马甲上缝成衣工具,是不是简单了呢?所以这两针一线和这两点建议都是我的教学总结,希望认真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