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数学需具备什么(数学计算的5层能力)

数学生于计算,也死于计算,很多孩子数学不好,都是因为他的计算能力不行。
我们从小学学到大学,基本上数学考试考的都是计算能力,但是这个计算能力不是你认为的加减乘除之类的运算规则,而是一种能够计算出结果的能力,这里面有五个成绩,很多孩子数学不好,就是因为他的计算能力一直停留在第三层博士、博士新大。如果你觉得有道理,赶紧分享给好友收藏,让你的孩子一起看。
第一层,计算规则
所有的数学计算首先都是考规则,加减法,怎么进退位,先乘除后加减,概括弧的计算,这些是基础,掌握了规则才谈得上会。那规则都是文字性的,这是可以背的,比如九九乘法表,勾股定理之类的,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背来记录的。所以计算能力的第一层级就是了解规则。
第二层,计算速度
计算这个事情,光会是不够的,还需要快和准,因为考试是现实的,速度跟不上,题就做不出来。学数学最忌讳的就是边看书查公式边写作业,做作业就是为了提高规则的熟练度,如果连规则都不懂,就不要做了,赶紧去学规则。在计算速度这件事情上,小学的要求并不高,但是如果速度慢的话,到了初中以后,数学就会很吃力。
第三层,可算性的判断能力
数学的计算不是简单,他得把式子列好,让你把结果算出来,三年级开始就不会这么考,计算的式子是要你自己能列出来的,所以这个时候学数学的,所以这个时候的数学计算考的是可算性的判断,也就是考你列式子的能力,列式子的能力就是题型识别的能力,了解了前因后果,给了什么条件,要求什么结果,这些都是建立在数学可算性判断的结果之上。
第四层,计算的简化性
很多孩子数学不好都是毁在这一层,因为数学同一个结果可以有无数的方法得到,所以很多孩子算出正确结果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会了。那最有名的案例,那就是高斯从一加到100的计算,所以能算出来不算等式,用最牛的方法算出来才是正确的,要让孩子养成一种数学习惯,就是多问问自己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第五层,计算的构建型
很多数学题看上去是算不出来的,总觉得少了个条件,但是如果你设了一个未知数,或者添加了一条辅助线,问题就解决了。这就是数学计算的最高层级构建协议,上而不求也是数学复杂计算中经常要用到的方法。
所以,数学的计算真的不是简单的让你加减乘除算一通,得到一个答案那么简单,只有了解了不同计算的原理,才能真正提升数学的计算能力,那数学就是为计算而生的,计算就是数学应用的终极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