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要打好什么基础

到了初中,很多孩子和家长们最头疼的科目就是语文,后悔没有在小学的时候好好积累,的确基础不好,到了初中要想补是非常困难的。其实只要在小学阶段做好四件事,到了初高中学语文并不难。
第一个,练字
每天在家要安排20分钟左右的练字时间,培养正确坐姿,促进身体发育,有利于上课认真听讲。练字的同时,字帖里的诗词和名人名言能够丰富孩子的知识,提高修养,最重要的是练字,培养专注力和毅力。
第二个,字词
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孩子在学校的听写本以及作业和单元字词小测的情况,如果孩子出现30%以上的错误情况就是比较严重的了,一定要及时引起重视。具体的方式就是听写以及考试中出现的错字要及时纠正,不过夜。然后以周为单位,每周末再次清理错字和词语,把这一周的错字、词语和错音用一个厚一点的本子积累下来,进行再复习和再默写需要掌握的字词。范围包括课本上写字表以及认字表中所有的字词,还有课后的日积月累和语文园地中的内容。
第三个,朗读
它跟阅读和听别人读是完全不一样的,不管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朗读有助于孩子体会作品情感,帮助孩子提升语言发展。每天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引导孩子按照清晰、大声、有情感的原则进行朗读,让孩子的眼睛、嘴巴、耳朵三个器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率,不容易走神的同时还能形成良好的语感。朗读的文章最好是课文或者是一些短小的美文,不要太长,并且要反复的。
第四个,阅读理解
很多孩子到了中高年级会因为阅读理解扣分,要么是答不全,要么是答的点不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办呢?除了要每周进行阅读理解的练习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分析孩子每次做完后错的原因是什么,要么是不会在原文中找答案。要么是不会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要么是答题的点不全面,以及不会用答题模板这些不同的原因,那你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必须要有针对性,家长可以对照解析,教给孩子方法,不会表达的就去积累表达的词汇,原文中找不到地方就要引导,根据问题去重点段落做标记,找关键词之后再找几篇差不多的文章给孩子练习巩固一下,孩子的阅读理解很快就会好起来。
以上四个方面既抓住了小学语文学习最重要的点,又培养了孩子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若能坚持做足一年,到了初高中真的不用担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