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学习方法有哪些三年级(三年级的语数学习方法)

有一部分的孩子在刚上了三年级的时候会出现短暂的适应困难,但是如果说你之前一直会重视他语数英三科的均衡发展,成绩也会比较稳定。进入三年级之后,语文学习主要分为两个环节,预习和复习。
其中预习主要有七个大方法,第一,默写全文,标注自然段,第二,把要求认识的字和会写的生字在课文中用喜欢的符号圈画出来,读三遍,第三个把生字描红,预习要求会写的生字,查字典,理解字义,按照老师给的列表认真的去完成。第四个用横线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先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再查字典对照,把词义写在课本的空白处。第五个大声认真的将课文读三遍,读正确,读通顺,把你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优美、值得学习借鉴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来,多读几遍,也可以写一写,在不理解的地方用笔标画出来,画上。第六个读完后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一句话或几句话去概括,比如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述了一个什么景,告诉了我们哪些知识等等。第七个通过自学能够做出课后的问题了吗?这里让孩子去说一说。
至于孩子的复习有三个大要求,第一,读精彩的文段呀,古诗要求背诵,以便积累语言。第二说每天要和孩子聊聊当天的课堂学习情况,比如学习语文的心情,老师课堂讲述的内容,举手发言的情况,同学介绍的小资料,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等等。第三写,巩固字词,让爸爸妈妈听写字词,或者自己背,写之后检查改正,并且呢牢记勤练作文,就今天一天的学习说几句话,要求语句通顺,然后把这些句子落实到笔头,数学的话要重视预习和整理错题。
首先呢来说一下预习主要有4个动作。一读,这里的读就是通过读数学书本上的内容,没错,就是要读,像读课文一样的去读,为什么呢?小学阶段的学习都是以养成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为主的,通过读课文,既可以加深孩子对数学课本的理解,又可以在通读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解题意识。当然了,最重要的是,在今后的数学解题中,通读题目本身就是发现条件要素和形成解题思路的一个基础。很多的题目第一遍可能不会做,第二遍去读就会有所突破,到通读多几遍后,很可能就有了解题思路。所以,所以通读是一个非趁的方法,从小培养这种方法,今后的学习会事半功倍的。二标,标出本课新出现的概念、数学名词、公式等等,以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这就是发现重点、记录难点的时刻,也是提炼课程精华的时刻,这个过程主要培养孩子自己的学习能力。未来的数学学习会逐渐复杂,要求孩子具备提炼精华、掌握关键点的技能,所以现在养成预习中标注重点、难点的好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三练,就是试着练习书中的习题。虽然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学习相对简单很多孩子在读几遍课文后基本上都会做了,但是家长还是要多这个过程,必要时按照数学课文中的解题步骤加以辅导,主要是让孩子掌握方法,而并非只是把结果算对。四查,发现练习中有不会的地方,再回头查看一下书中的知识点或者是例题。这个步骤就非常重要了,因为第一次发现和改错就是把错误的地方消灭在萌芽,孩子很容易改掉并形成正确的思路,今后的学习就不用增加过量的练习,也能轻松掌握知识点,为今后的学习创造轻松的条件。
再来说一下整理错题要有一个专门的错题本子,通常而言需要孩子自己整理的内容有三类,第一个是平时作业和考试中因为确实不会做而出错的题目,这可能是由于对某些的知识点没有学懂,或者概念凝半懂不懂,还包括难度较高的,要求学生思维水平较高的一些题,这是整理的重点,也是复习时要用的难点。第二个是在练习中由于粗心,审题不清造成的错误。你比如说抄错题、计算错误、遗漏错误这类题看似容易,却恰恰是学生反复出错的来源,可不能忽视啊。第三个是在整理了前两点,孩子养成记录错题的习惯之后,可以补充的内容,比如说平时补充练习中发现的有挑战性的难题、典型题、易错题等等。在整理错题的时候,要用彩色笔把做错的地方标出来,用三角形、五角形等不同的图形把由于粗心,知识点不懂,容易混淆等不同原因出错的题要区分、标注、分析错音之后,把正确的解题方法写在这个题的旁边,不仅是答案,还应关键。有哪些公式、具体步骤等解题思路。
总而言之,三年级很关键,一定要注意孩子各科的均衡发展,也千万不要以以后再补这类的想法,错过这个关键期,漏洞只会是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