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如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两个法则帮助孩子)

初高中学生最擅长糊弄家长,作为老师,我们真的见的太多了。
如果你家孩子在读初高中,成绩一般般,数学没有考过满分,英语没有考过接近满分,那就说明他从来没有真正努力学习过。有家长说,老师,不对呀,我家孩子很努力,每天学习到很晚,只不过他就是不聪明,学不好。
凭借我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告诉你,初高中阶段不可能有很努力但学不好的学生,学不好就只有一个原因,他在假装努力。
为什么不愿意努力学习啊?
原因非常多,打游戏、追星、谈恋爱、看小说,但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懒。
学习多累呀,但打游戏、追星、谈恋爱、看小说多享受呀,是吧?
其实这也很正常,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你不能指望一个初高中学生有什么长远规划的意识,所以如果你家孩子成绩不太好,家长不要去纠结,具体的原因你都不用问,也不要试图讲大道理,听不进去的,你只需要记住一点,他学习不好,就是因为懒。
家长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克服他天性中的懒,怎么克服?
只有一个办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够战胜天性的就只有习惯,其他的什么意志力啊、大道理啊、物质奖励啊都不行。他只有形成了日复一日到点就自动学习的习惯,才有可能在中考、高考的决战中取得好成绩。
怎么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时间法则
家里的时间规定特别重要,但很多家长都忽视了。下面这四个时间点一定要规定好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几点晨读,几点做作业。每天雷打不动,必须晨读30分钟,做作业一个半小时。
如果你不规定好,那么孩子在晨读和做作业时,大脑中一定会不断浮现一个念头怎么还不结束啊?
他总是想着赶紧结束,就一定无法专注,学习习惯自然无从谈起。
第二,目标法则
家长要帮助孩子制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是说我家长给孩子提一个要求,你期末必须考多少分,到班级第几名,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制定一张表,从上到下按照科目分类,把每个月要完成的目标写下来。
比如语文背几首诗,读几本必读名著,英语记多少单词,数学刷多少题,这样的学习目标才是有意义的,孩子是不会主动面对现实的。
家长如果去指责他学习没有努力,那么大概率孩子要狡辩说我怎么没有努力我每天学习到几点,然后,家长和孩子就会陷入到无意义的循环争吵当中,但是如果你按月制定了具体的学习目标,那么一方面家长能够真正掌握孩子的学习进度。另外一方面,孩子对自己的努力程度也有了一个具体的认知,他就失去了逃避学习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