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性的学习方法有哪些(学霸的培养从这里开始)

这期文章特别的干,建议大家一定要收藏保存,反复消化,因为学霸之路呀,就从这里开始。
上次我们讲过,心理学把记忆分成了瞬时、短时、长时记忆三个阶段。什么是瞬时?200~500ms吧,一秒钟都不到,如果能在一秒钟内重复一次,瞬时记忆就完成了。但是从瞬时到短时记忆需要有一次加强,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20分钟内再重复一次,这个过程也完成了。因此从我们第一眼看到一个信息,然后用手写或者大声朗读,甚至在键盘敲击等任何你喜欢的方式重复两次,20分钟内这个信息就基本存储好了。但是怎么才能高效呢?
联想,或者称之为联系,在我们第一眼看到一个信息的时候呀,要从大脑里寻找一个与这个信息匹配度最高的信息,把它们关联在一起,这个时候我们潜意识做了4个动作,识别、寻找、比较关联,重复了几次呀,至少是3次,还有一次是针对大脑里原有信息的,也就是大脑数据库了。经过不断的训练联想,这个过程的时间呀,就会越来越短,到最后很有可能就是瞬间完成,也就是瞬时记忆与短时记忆同步实现了,俗称过目不忘,这是不是记东西就很快,而且比别人高效了呢?从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呀,我们就必须要用到艾宾豪斯的这个实验结果了,因为以往的第二个高峰啊发生在一天内,这就需要我们加强一天内的重复,普通孩子这次重复应该是与作业同步完成,但是如何让这次重复再提升一个搞档次更高效呢?
我的建议是变被动重重复为主动重复,做作业嘛,不仅要被动的去做,还要主动的去分析总结。分析什么呢?这道题,这篇阅读理解,这个填空,它到底要考什么?是考知识点概念的边界,还是考察公式定理的运用,或者是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信息的关系等等然后在题目的旁边标注出来,那总结什么呢?总结相似题目的共性,这样这次作业你不仅完成了重复,还分析了背后的逻辑,再延展一点,是不是直通考场上的考点吗?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不知不觉的完成了一个新知识的打包、压缩、模块化,放到我们大脑的数据库,并且至少从三个维度对它打上了标签,方便日后的检索调用。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的记忆已经可以进入长期记忆了,至少一个月内是不会忘掉了。这期实在是太干了,大家一定要保存,学习委员,我们下期讲实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