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如何做题不马虎

如果初中孩子数学成绩还不错,就是一遇到难题就得不到分或得分不全,该怎么办?
这类孩子一般来说就是单个知识点学的还行,但是大题往往涉及到多块知识和他们之间的联系,所以只要有一个知识点容易出新或者不熟练,比如压轴题,第一个小问计算结果弄错了,那么后边就没办法做了。再加上我见过好多孩子一看的难题还没有做就开始怕了,有很强的畏难情绪。所以针对这类孩子,我有三个建议。
第一,一定要打好基本功。孩子要随时提醒自己,如果简单常规题都经常出错,那么是没有资格去抓难题的,因为难题也是由简单基础题衍生出来的。
第二,孩子在做难题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有充足的思考,不要几分钟没做出来就去翻答案,我在之前的文章当中就说过,学习的本质是思考一个难题,只要思考的深度足够了,那么这个题的条件,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可能用到的解题方法,相当于都在孩子大脑里边过了一遍,这个过程比看答案,听老师讲课要有价值的多,而且有的时候数学的动物就在一瞬间,如果孩子靠自己把一个难题做出来了,那么对于他学习数学的信心、兴趣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如果孩子想不出来,但是孩子思考了这么多遍,在听老师讲或者看答案的时候,也更容易找到恍然大悟的感觉。
第三,当孩子做完之后去研究标准答案,看看自己是卡在哪一步上面,再针对性去总结方法,然后抛开答案去独立做一遍,这个很关键。有很多孩子就只看一个思路,然后就把这个题扔了,但是涉及到很多做题细节步骤的时候又出错了。
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做完之后再去对比标准答案。这就好比一个人做菜,只有不断对比标准的操作文章,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厨艺。所以做到以上三个点,孩子的难题也是可以做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