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测量怎么估读(初中物理长度测量刻度尺的估读)

这个文章我们来讲解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问题。想要知道一本书的宽度为多少?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即可。为了减小误差,让5个人用同一把刻度尺分别测出这本书的宽度,然后求平均值。这5个人的测量数据分别为18.02cm、18.04cm、18.11cm、18.02cm、18.01cm。请问这本书的宽度为多少?
如果你以为这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直接将5个数加起来除以5,得到18.04cm,那就错了。为什么我们来观察这5组数据?由于长度测量需要估读,因此从数据可以看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所以五组数据的准确值分别为18.0cm、18.0cm、18.1cm、18.0cm、18.0cm,显然第三组数据出现了错误,我们称之为异常值,必须舍去,这就是物理与数学的差异,不仅考虑数值的计算,更重要的是数据背后的物理含义,那么舍去异常值之后,将其他四个数加起来除以4,算出结果为18.025cm。又错了,为什么?还是数据精度问题。因为测当工具的分度值决定了数据的精度为0.1cm,若以18.0225cm为结果,则此时的准确值为18.022cm,将测量精度提高了100倍到0.001cm,这显然是错误的。结果的精度不可能高于原始数据的精度,所以最后的结果应将18.0225cm四舍五入为18.02cm,保持与原有数据一样的精度完美18.02cm才是最终结果。
我们来总结一下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问题,计算前需要舍去异常值,计算后结果精度跟原始数据精度要保持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