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大题地图如何看(老师教你看地图,考试不再迷茫!)

很多同学反映老师不知道怎么看地图。今天老师特地来教大家怎样正确地看地图。首先,我们看地图的目的是为了理解地理这门学科的考试,而不仅仅是为了觉得哪里好玩。因此,我们需要使用地理学科的思维去看地图。
在看任何一幅地图之前,首先需要观察它的大陆轮廓或者经纬度。例如,可以观察一些重要的纬度,比如回归线30度、40度等,然后了解它们穿过的具体地区,从头到尾进行梳理。例如,北纬30度依次穿过青藏高原南部横断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等地。此外,也要重视重要的经度,比如东经90度,它穿过青藏高原的中央。
第二步,从重要的地理事物着手。什么才是重要的地理事物呢?比如我们国家的重要山脉、重要河流等地理要素,都属于重要地理事物。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事物,可以给自己布置一些小任务,每天花一点时间去学习它们。
第三步,也是我们最后要走向考试的一步,就是学会整理地图笔记。什么是地图笔记呢?就是在看具体的地图和地理事物的同时,还要了解这些地理事物与考试的关系。例如,对于大兴安岭这一地理事物,可以在地图上进行标注。同时还要了解大兴安岭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界限,如400毫米的降水界限、森林与草原的界限、平原与高原的界限、半湿润半干旱地带的界限以及种植和畜牧的界限等。另外,对于东北地区,除了了解平原等具体事物,还要联想到与东北相关的其他内容,比如商品粮基地、沼泽森林、矿产资源、河流的汛期等等。只有一步一步地了解地图,才能真正掌握。
第四步,如果对地图不太熟悉,不知道看哪种类型的地图,可以找一幅具有凹凸感的三维地形图来看。多看地形图,特别是那些有凹凸感的地形图,可以快速帮助同学们理解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比如,从这种凹凸感的地形图中可以快速看出青藏高原与其他地区的区别。如果找不到这种地形图,或者电子地图,可以私信老师,老师可以分享一些做好的三维立体地形图及相关笔记给大家。
总之,熟悉地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却不是长期不做的过程。如果每天只花五分钟的时间,一个月后对地图的理解将会完全不同。如果一直都只是说不去做,半年后你还是对地图不熟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