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的生活准备有哪些(幼小衔接的六大准备方向)

有没有明年9月份要上一年级的小朋友呢?如果有的话,那这一条文章你一定要耐心的看完,整个幼小衔接的注意事项都涵盖在这条文章里面,如果能够看到最后的家长相信你们家的孩子一定不会差的。
问题一就是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做答案呢?肯定是必须要做的,机会全部都是青睐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你什么都不准备,相当于是让孩子裸奔进入一年级的,其实大部分的孩子他都不是天才,所以适当的提前学不会影响到孩子对于知识的一个新鲜感,你也不用担心他因为学了知识了就不认真听课了,反而他可能会因为对知识的熟悉感会更加的自信,甚至提前学是可以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的,因为所有提前有准备的孩子上课就是他们的第二秀场。那问题二,幼小衔接究竟应该学什么呢?幼小衔接一共分为两大模块,第一就是知识上的衔接,比如说语数外的三大学科,再一个就是个人管理上的衔接,包括身体的准备、习惯、规则、意识等总结。接下来的话有六大板块,家长们最好可以分享给好友收藏,可以多看几遍,我跟大家一一的分析。
第一就是心理准备,在接下来几个月,你一定要给孩子传递这三个价值观,就是对于小学的向往感,求知欲和责任感。比如说我会给我娃描述一下小学的生活,提前的跟他一起去选择一些学习的用品,幼儿园也会组织我们孩子啊去小学参观,总之就是增加小学入学的这个仪式感,让他对小学充满了向往。
第二就是意识的准备,包括规则意识,时间观念,任务意识等等。幼儿园的课堂通常都是比较松散的,一旦进入小学之后规则马上就变了,一节课45分钟,那孩子究竟能不能够坐得住呢?这个是很考验孩子的专注力的,所以坐得住的这个习惯是在幼小衔接当中非常重要的,很多的家长在幼儿园的时候比较崇尚于快乐教育,选择幼儿园的时候也是比较宽松的,上课的时候你看有很多小朋友都是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但是如果小学你选择的是体制内的学校,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应试教育的。那么还是建议你在最后的这几个月还是要让他去适应一下,规规矩矩的坐在椅子上,小手呢认认真真的放在桌子上,这样子的规则意识会让他入学之后更加的轻松。另外还有几个意识,就是时间观念和任务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就是习惯的准备,小的时候我们建立起来的习惯是会伴随我们整个一生的,我自己有深刻的体会就是成年了之后,我们想要改变习惯有多难,很多的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到我们的潜意识的行为里面了,所以我也一直强调,3~8岁是孩子建立学习习惯的一个关键时期,好的习惯是能够让孩子受益一生的。
第四就是知识储备,学龄前的学科准备就是语数外,时间安排我们要花50%的时间在英语的听力上面去拉词汇,30%呢用在语文上面,专注于识字和阅读,20%的时间专注于数学的数感和计算能力的训练。
第五就是能力的准备,包括孩子的专注力、自制力、表达力这些能力啊。他都很重要,但是上了小学之后,不会有一门专门的课程去教,所以这些能力的培养基本都是在家庭当中完成的,所以我们看到那些专注力很高,自制力很强,表达力很好的孩子,他们都不是学校把他们培养的那么优秀了,而是在家庭的时候就已经非常优秀了。
第六就是身体的准备,咱们都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这一次的新课标也明确提出了我们的体育的地位,这啊就是大势所趋,所以我们的家长也要意识到,运动不仅仅能强身健体,它也是最便宜的聪明药呀。所以我们从小呢就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作息和饮食的习惯,包括早睡早起,还有运动的习惯,至少要培养一个运动的项目,那今天我尽量挑了重点,给大家总结了幼小衔接的6大准备方向,如果你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的话,欢迎评论区留言我,做人间清醒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