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好思维学数学(第一步学会建模)

这个文章坚决不能外传,就算是我自己的一些研究心得,研究成果了。
数学建模它不是到初中高中才有的概念,小学阶段好多的题型就已经有这样的苗头了,比如说,五点到八点开会开了几个小时,三个小时对吗?但是我真的见过一年级的家长跟我说,老师不对56784个小时那其实错了,对吧?因为我们开会其实是五点到六点六点到七点七点到八点中间的时间段,同理,爬楼梯问题,五楼到八楼爬了几层还是三层,对吗?五楼到六楼,六楼到七楼,七楼到八楼,那这个题要是换成五号到八号都在下雨,下了几天,或者从第五个人排队排到第八个人,一共排了几个人,这时候就变成答案为四了,因为我们这个时候要的就是那几个点了,5678都在下雨,四个点,所以我刚举的这些例子可以说小学阶段爬楼梯、敲钟、锯木头、植树问题,这些其实都是同一个模型,但是我们好多的数学思维的老师,我们同行大家可能就是今天你锯木头学了吗?
明天爬楼梯怎么又错啦?他其实没有看到我们的宝贝出错,不是因为他这个知识没学。是因为我们作为老师没有总结出来这些题型,哪些该减一,哪些该加一,哪些不用加减。如果我们作为老师都没有梳理清楚这些题型,求段的是间隔少一的问题,求点的一年级的排队,二年级的页码,三年级的日期问题,我们要从其中抽出来,这个数学本质孩子才能分得清。我一开始也是没带任何思考的,把题讲明白就行了。但是教书15年呀,这15年的教学经验,再加上可能清华大学数学系科班出身,那我就得想,我怎么样更新我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正确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