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学数学应该注意什么(惊呆!妈妈给三年级孩子买十种数学练习册,效果太出乎意料)

我刚刚看到一篇文章,深感震惊,所以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大家分享。文章中提到,一个妈妈给她三年级的儿子买了十种不同类型的数学练习册,这让我感受到了这个孩子内心的绝望。这引发了一个问题,数学到底需要不需要刷题?如果需要,应该刷到什么程度呢?在幼儿园阶段和小学阶段,我认为在帮助孩子刷题时,有三个重要的原则可以保护他们的数学兴趣,同时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成绩。
首先,分年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在幼儿园阶段,我不建议让孩子大量刷题。相反,我更倾向于让孩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现象来认识数学,比如认识钟表和钱币。当孩子刷题时,要考虑到题目的数量和难度。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个朋友的孩子在大班时就开始刷一些开根号的计算题,结果到了小学后一直无法提高数学成绩。这并不是因为他听不懂,而是因为他在一、二年级时刷题就变成了他学习数学的重点,并占去了大部分的时间。他主要是为了熟悉题型和适应这种刷题状态。然而,当孩子在三、四年级时,他们大部分的题目其实都已经见过,并且对准确率要求更高。如果一个孩子要面临初中阶段的学习,刷题可能会占据他学习时间的60%以上。
第二个原则是分重点。不要盲目刷题,而是要做到做题做透。孩子做错的题目应该是重点。例如,假设孩子有三本练习册,他在应用题的相遇问题上有困难,但在他刷的这三本练习册中,只出现了一次相关的题目。因此,他应该把重点刷的题目重点,并确保基础练习的情况下,专注于那些他不懂的题目。他需要弄清楚自己错在哪里,然后多练习几个相同类型的题目。
第三个原则是分能力。假如有人问我,孩子在这个暑假是否应该刷奥数题,但他的数学成绩只有75分,我会告诉他根本不需要考虑奥数题,而需要抓住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分数。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孩子的数学能力处于哪个水平。对于那些得到六七十分的孩子,他们应该把基础知识牢固地掌握。对于得到七八十分的孩子,他们可能需要做一些稍微高级一点的校内题型。而对于那些一直在90到100分,甚至是95分以上的孩子,他们可以尝试做一些奥数初二的题目,如果成绩依然优秀,甚至可以考虑报考奥数竞赛班。因此,根据孩子目前的程度来说,三本练习册是一个合理的选择,而超过三本以上的练习册就可能过多了。
总之,按照分年龄、分重点和分能力的原则,帮助孩子刷题可以真正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