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主动学习习惯怎么养成

分享一个能让孩子高度自律、主动学习的心理学方法。北大学霸的自律就是这样养成的,一个五年级的孩子用了这个方法,直接从一个中等生蜕变成了班级的尖子生,亲测十分有效。方法一共有三个步骤,最后一步很关键,先点一下赞,收藏起来,反复看几遍。
孩子不自律其实都是因为家长没有办法,每个人天生都不是自律的,需要的是他律。自律就是要父母一点点培养出来。所以家长应该明白,自律不是自我养成的,而是需要家长正确的培养方法加上孩子心理逐渐的成熟以后,才能做到自律。
第一,要做到自律就必须先认可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感越高的孩子越容易做到自律。比如说50块钱的鞋子随便穿,不怕脏,但是5000块钱的鞋子,我们就要小心翼翼,生怕被别人踩到。对于孩子也是一样的,只有孩子觉得自己特别有价值以后才能做到真正的自律。而那些不自律的孩子,往往都是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的孩子,是一个让父母失望的孩子。孩子的自我否定,其实都是父母打、骂、吼、吹逼迫出来的。虽然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期待是好的,盼着孩子以后能成才,但是盼望孩子成才的那种恨铁不成钢的着急心态会让家长经常的去用批评和指责的方式啊跟孩子沟通,结果就是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自律性的也就越来越差。
第二,自律的阶段性培养
自律的本质是反人性的,所以自律的过程其实要消耗大量的意志力,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意直消耗下去,而孩子的意志力本身就差。但是我见过太多家长意识不到孩子的意志力已经消耗没了,经常一次性的给孩子布置大量任务,不断的去消耗孩子。比如说孩子刚放学,立马就把孩子送到了培训班,晚上回家呢又要做作业,做完作业呢还得睡前阅读。当孩子的意志力被消耗的殆尽的时候再提任何的要求,孩子都会本能的去反抗和拒绝,这时候家长又会认为孩子不听话,又对孩子打骂吼,所以造成二次伤害,这种持续性的大量任务越往后孩子的意志力就会越来越少,注意力呢就会越不集中,效率呢也会越来越低,整个人呢就非常痛苦。但是因为家长的期待,孩子会想,我是妈妈的骄傲和希望,我不能让妈妈失望,然后继续用痛苦的状态去学习。这种强度下坚持几年,孩子没有心理问题就已经是奇迹了,怎么可能再做到自律呢?所以培养孩子自律,不是一下子就要求孩子能同时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啊得到家长的帮助。
第三,家长要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标
孩子的拖延、迷茫、不自律和家长的焦虑都是因为没有目标造成的。要么就是目标太宏大,太久远,不现实,没办法实现,这种目标设了跟没设一样,所以没有目标就没有做事情的方向,注意力不能集中,走一步看一步,没有自己明确的目标的时候就很容易被其他不相关的事情所吸引。看别人家学什么,我们也学什么,看别人家上什么培训班,我也去报,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杂,消耗了孩子太多的意志力,所以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设定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最后人生的目标就会越来越明确,自律性也就越来越强。
所以,为什么普通的孩子多,优秀的孩子少,是因为优秀的家长少。我们家长生完孩子,没有培训就直接上岗了,根本不知道怎么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孩子,期待孩子成才。但是没有办法,最后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却越来越差。家长就只能干着急,脾气呢也越来越大,对孩子打骂后催,最后把孩子给毁了。家长所有的焦虑都是因为没有办法,不知道该怎么办。教育方法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得到的,只有家长愿意自己呢开始认真学习更多家庭教育的知识,就能不吼不叫的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