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古代的学生教材都是什么样的呢?文化新说纪连海涨知识抖音青少年星河知识计划知识分享)

现在学生们身上的担子确实不轻,不过你以为古代学子就轻松了?他们要学的绝对不比现在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学校主要教六艺,记礼、乐、射、御、书术。
礼之礼仪,学生们先得学这个,掌握待人接物的礼数,搞好人际关系。乐指音乐,学生们通过学习诸儒琴瑟、钟鼓等各种乐器,陶冶情操,还要学诗歌和舞蹈。射指、射箭、玉指驾驭马车的技术。古代战争中,战车往往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射域搭配的训练是学校唱设的项目。您瞧,还有体育课数,包括书写、识字、作文等内容,数指数数。学校教导学生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及计算数学的能力。汉朝的时候崇尚儒经,汉武帝开设太学,以儒家五经作为教学内容,一些私立学堂还教授天文、历法、算学、律学等内容。等到隋唐科举制度出现之后,受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古代学校中开设的课程大多局限于儒家经典。这时的学生们四岁发蒙认字,启蒙书籍就是咱们熟悉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了识字基础后,开始学习切韵、平仄对仗的本领,科举考试可还有作诗这么一项。之后便正式进入到了科举学习阶段,先读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再读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此外,明代大儒对四书五经的著述,那也不能落下。
比如朱熹所传的四书章句集著四书五经之外,诸如孝经、老子二十四史等各种经史子集也都要学科举,还注重对实物的考察及策论,所以学子们还要研读大量的兵书、律法、政论等书籍,这样的文章写出来才不会是空话、套话。这么看来,古代学子们的压力也并不比今天的学子们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