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配学习方法(学习规划很重要)

小学的六年,哪一年最关键?哪一年最危险?每一年我们应该抓什么?
就小学嘛,是我们家长最容易用上力的时刻,也是往往我们最容易焦虑的时刻就是今天我们报个奥数,明天还要学新概念,后天在整个记忆术,家长花了很多钱,有的孩子学也没学好,玩也没玩好,更遗憾的是有些孩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那这个时候怎么办?
我这条文章重点和你讲一下小学整整六年的规划,要有一个方向,有方向了我们就不这么焦虑了,每一步你走的踏实一些,一二年级是一个过渡期,过渡期知识很简单,那什么很重要呢?
叫习惯很重要,习惯有两个关键词,叫全学科,全链条。
什么叫全学科呢?
数学有数学的习惯,你的计算习惯好不好,你的审题习惯好不好,你审题的时候动不动笔,圈不圈已知条件和条件目标,语文中书写习惯好不好,包括我们的整个孩子的阅读习惯,你会不会只读,会不会朗读,会不会默读包括我们的。
孩子你的错别字的这样一些习惯,那这些习惯你怎么落实呢?
一定要落实到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全链条中去,从一个孩子的预习开始,到他的听课,在家里他做不做课前的准备,我们叫课前三倍,背状态,背预习,背资料,我们叫课后你做不做总结,我们叫课后三节,叫解笔记,截问题,截输出,包括意,直到一个孩子的作业,到他的考试,他的草稿纸会不会分区,这是一个全链条的习惯。
那我们到了三四年级是一个孩子文字阅读的窗口期,我一定要强调它是文字,为什么呢?
因为文字的阅读锻炼的是一个孩子的归纳能力,读文字在脑海中能不能把它想象成抽象的符号或者画面,首先受益的是一个孩子的数学,有大量孩子从三四年级开始,数学的应用题搞不明白,做题的速度慢,不是这个孩子的数学能力差,而是因为他题。
目,他审题的时候,他审不出关键字,关键信息以及关键信息之间的关键关系,所以你的文字阅读量这个东西锻炼到位了,首先受益的是数学,尤其是数学中的应用题,其次语文的阅读理解考的也是这个,这就是三四年级的关键。
那五六年级什么东西开始重要呢?
叫数学思维,那孩子十岁前大量的东西学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管这个东西叫形象,在十岁五六年级以后,他主要拼的是抽象,所以从五年级以后数学这个学科我们叫他统领江湖,从五年级到高考,区分度最大的都是数学,因为抽象,所以思维开始变得重要。
那什么才是数学思维呢?
我告诉你就三个,第一个叫数形结合,第二个叫方程函数,第三个叫分类讨论这就是我经常讲的,我们很多家长很焦虑规划的重要性,不光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可能他碰到了问题,也是因为我们没有方向,也没有方案,我们才这么迷茫,所以我经常说站在未来安排孩子的当下,对规划有更多细节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