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有哪些结构特点(我们的地球——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欢迎来到今天的课程。
在这个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让我们根据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来看看地球的各个层,地球可以根据化学成分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的最外层被称为地壳,有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两种类型。
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十七千米,可分为六个主要的构造板块和若干个小板块,这些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界处比较活跃,有地震、火山等地质活动,地壳包含所有的三种岩石类型,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大洋地壳位于海底,很薄,厚度约为七千米,由致密的岩石组成,但却是大陆地壳所特有的花岗岩层,大陆地壳较厚,厚度约为十千米至七十五千米,由较轻的硅铝质岩石如花岗岩和变质岩组成。
地幔位于地壳和地壳之间,它是一个缓慢移动的热固体岩石区域,地幔厚度在两千九百千米以上,主要有含铁、镁的硅酸盐矿物组成。地核从地面下方延伸到地心。
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地核约占地球质量的1/3,根据地震波的变化情况,发现地核也有外核、内核之分。因地震波的横波不能穿过外核,所以一般推测外核是由铁、镍、硅等物质构成的熔融态或近于液态的物质组成。
外河的温度达到3700至5000摄氏度,外河厚度约为两千三百千米,内核是地球最热的部分,温度在1720到6000摄氏度之间,它是一个固体层,厚度约为一千两百千米,它主要由铁、镍合金组成,这种铁能承受如此大的压力,以至于它保持为固体。
此外,在内外核之间还存在一个不大不小的过渡层,深度在地下4980到五千一百二十千米之间,地球最外层最坚硬的是岩石圈,岩石圈厚度约一百千米,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包括地下的全部和上帝曼的顶部。软流层位于地壳下面,它由移动非常缓慢的固体岩石组成,这意味着它可以流动,也可以具有弹性,这就是地球内部圈层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