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渣怎么学好数学(掌握“流程化思维”)

我高一数学38分,最后高考一百四上了北大,都是因为掌握了一个重要的思维,这个思维刚开学,如果孩子就能学会,这学期稳当学霸,这就是流程化思维。
一共有三点。
一、解题步骤流程化
数学考试不考创新,考的就是按部就班,只需要你模仿,不需要你超越,你能模仿到一模一样就是满分。
所以遇到不会做的题,千万不要独创解题思路,而是翻开课本,按照老师上课讲的步骤一步一步往下写,不要跳任何一步,因为最后的考试是按照关键步骤给分的,再过两天自己独立做一遍,难做出来就算过关。
二、学习环节流程化
老师上课的40分钟是重中之重,为了更好的吸收事物,上课前预习事物,上课后复习,道理都知道,但是经常作业一多,孩子就犯懒,省略不做了,或者孩子他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去做,所以怎么办呢?
流程化预习第一步通读课本,第二步圈画公式,第三步做例题。
复习第一步,不翻书,主动回应,第二步,翻书,查漏补缺,第三步,合书复述一遍,就按这个流程一步一步往下走,这些我在直播当中都反复强调过。
最后,错题整理流程化考试是有惯性的,孩子是有惰性的。考试的惯性是指考试常考题目就那么几种,规律性非常强;孩子惰性是说他明知道考过的题目还会反复考,就是不愿意重做错题,所以怎么办呢?
还是流程化规定,做错一道题就按三步骤,一、当天错的题目整理到错题本上,不能只在旁边订正;二,整理错题本之后还要重做三遍;三,三遍都能全对才算过。
只有像工业生产,提前规定好流程,孩子才会在具体操作的时候不打马虎眼,所有不想做或者做不好的事情,拆成,一步一步流程化的去做,不仅执行会更快,效率还会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