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学习方法有哪些(建议培养三个习惯)

从小学到高中12年,有哪几个年级是关键节点?小学四年级、初二和高一如果您家有孩子这条文章,请别错过,大约有20%的孩子到了小学四年级,学习开始有点困难,数学已经从具象到抽象,开始涉及到几何基础、简易方程,初二是半数孩子的鬼门关,数学开始涉及到代数、函数、平面几何,物理开始涉及到力学,尤其对那些缺乏生活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孩子,理解起来就会费劲。大概半数的孩子已经听不懂学不会了。有一句流传甚广的顺口溜,初一不相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说的就是这件事儿,初二学不懂,初三根本就学不动。于是半数的孩子只能中考被分流,高一更是很多孩子的噩梦,高中阶段的学习跟初中阶段完全两码事儿,一个学期的知识总量超过初中三年的总和解难度直线上升,很多家长和孩子不懂这个规律。中考过后放飞自我,很多初中阶段的数理化学霸,高一第一次月考考三五分的比比皆是。作为家长,如何在学业上支持和帮助孩子?从小到底要培养孩子的哪些习惯?我有三点建议,尤其第3点,大部分家长都没有这个意识。如果您今天有人刷到这条文章,请帮忙分享给好友转发,让更多的爸爸妈妈看到,能跟孩子一起看看当然更好。
一、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要有阅读量的积累,同时要不断提升阅读品质。记得有位语文教育家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从小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他就是潜在的学困生。小学阶段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影响可能还没那么明显,到了初高中,想想一个有几千本阅读量积累的孩子和一个只读过教科书的孩子,那是天壤之别。中高考的语文试卷,教材上的内容所占的比例逐年降低,成绩的分水岭就是阅读量的积累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差异。
二、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运动的习惯。国家卫健委2018年曾经发布过一个数据,80%城市家庭的孩子感统失调,其中30%重度感统失调。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运动不够。很多孩子静不下心来学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动的不够。一动一静,一阴一阳,动极生静,运动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影响同样也很大。
三、一定要尽早培养孩子自主预习的习惯、自主学习的方法、自主复习的能力。从事教育行业18年,见证了许多学霸的成功求学之路,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学霸都具备很强的自主学习和深度思考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越早越好。一旦孩子具备和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可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可以自己规划自己的学业,真正实现学习自由,成为学习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