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不及格怎么办(政治主观题高分秘诀)

在很多时候,我们觉得高考政治考70几分已经很不错了,能够上80分的就已经是很优秀的了,但实际上考90分以上的人是大有人在的。
在这里主观题又是大多数同学头疼的,经常会有学生私信我说,主观题得分低书上的东西都背了,时政术语也都记了,但是分数就是不高。
让我介绍一下答题的方法,但实际上方法并不是核心,核心是观念的转变,我们必须要明白,抓基础,抓知识,抓要点,能够得分,但是万万不能得高分。主观题并不是知识点的罗列,或者是知识点与材料的所谓的一一结合,而是要去解决问题,类似于公务员考试的申论,只不过要简化一些。
像我们在高考当中常常见到的文化自信,整体和部分民族精神,国际社会,它会反复的考,但是答案却不一样因为答案是在解决这个具体的问题的,具体的方法,具体的思的呈现,而非书本知识的套用主观题,想要收获高分,就要先改变以知识为主的思维构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思路。
不过要运用知识就要先构架知识,我们好多同学都是单纯的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具备,这样不仅既不牢固,而且不能根据具体的情境调用知识。
比如说文化生活,我们能不能够清楚的知道,一二单元是讲文化的共性,三四单元讲的是我国文化的个性,整个文化都贯穿着文化自信,我国的文化从传统文化到革命文化到社会主义文化,都是一般意义下的具体表现,我们是否可以从文化的纵向和横向上去把握文化发展的脉络和创新等等,你要去进行知识的一个架构和重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但是最后要真正的打好一个题,更高层面的应该是时代背景,不过会常常被大家忽视掉,这一部分就是大家所认为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是最重要的政治素养,这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板块,这是一条出现从高一贯穿到高三,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要了解的不仅仅是时政本身,更重要的是要有解读和分析的能力,要有对时代的信任和信心,要有政治敏锐度,要有对时代、对国家、对党的信仰感。但是这一块却成了很多人的硬伤,也是大多数家长意识不到的文科并不是大家想象的记一记背一背这么简单,其实文科生需要的知识面非常的广,一个优秀的文科生,他的思想一定是活跃的、创新的,敢于突破的,能够有创造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