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记高中历史(高考历史必备,三步轻松拿90分)

如何高分历史考试——掌握时间轴并理解历史背后的因果关系
引言
想要在高考中获得80分甚至90分的历史成绩,不能仅仅背诵时间轴。时间轴看似是一条连续的线,但实际上是一系列孤立的历史事件点。死记硬背容易忘记,并且在做题时可能想不起来。特别是对于即将升入高三的同学来说,一轮复习开始时应该避免这个陷阱。那么不背时间轴,如何掌握如此多的历史时间呢?下面将介绍三个步骤让你在高中历史考试中取得优势。
第一步:宏观分段
宏观分段是指先从整体上把握大的历史时间段。例如,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现在已经有2800年了,我们可以从大到小进行分段,区分不同的大时间段。在大概1840年之前是古代历史阶段,然后是近现代史。1840年的鸦片战争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然后可以进一步进行分段,高考中很少考古代史中的具体哪一年,在掌握大朝代的顺序后,重点是近现代史的时间段。例如,从鸦片战争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近70年,以及1911年到1949年的近40年。为什么要这样划分呢?因为鸦片战争是中国焕然一新的开始,辛亥革命标志着民主时代的开始,而1949年的建国则意味着社会主义时代的到来。掌握了这些重要时间节点,也就掌握了历史的大致脉络。
第二步:找出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刚才提到的时间段各自具有自己的历史任务和使命,并为下一个时间段打下了基础,这就是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例如,鸦片战争的发生打开了国门,引入了资本主义和民主思想,为之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并没有真正实现民主与富强,为社会主义的兴起创造了机会。而1949年的建国之战,共产党赢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华民族的两个分支,大陆和台湾分道扬镳。这样一来,你可以把这条因果关系串起来,进一步了解历史的发展。
第三步:看趋势和规律
这是高考历史的核心价值,也是真正的考点。我们需要理解历史中的趋势和规律,尽管这两个词很抽象。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朝,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趋势是由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发展,最后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为什么会有这种趋势呢?因为统治者总是想维护自己的统治。例如,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发现分封制度容易导致诸侯国权力过大对中央产生反作用,于是秦朝研究了中央集权制度。然而,后来汉灭秦主要依靠分封王侯,所以中央集权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颁布了推恩令,此后每个朝代都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想方设法加强中央集权。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特点,如果你将每个时期都理清楚,就能看清历史的趋势。虽然具体因地制宜,但时间有限。
以上就是如何在历史考试中取得高分的方法。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我每天可以帮助20位有问题的高中生分析他们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