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讨厌初中数学(清华学霸告诉你:三招变数学高手!)

说出来你一定不信,我也是有数学恐惧症的。极端的情况之下,我考数学手都抖,冒冷汗,一道题做不出来,后面就全都没了。如果考试的时候老师在我身边走过,我的心脏都发颤,特别恐惧。但是后来我痛定思痛,做了三件事儿,数学从初中的排名全市两万多,到高考147分,而现在我是清华的理科学霸,本硕连读。虽然故事很长,但是干货很多,听话照做,你也一样可以预习。
我从初一时候开始努力学习数学,但是反而越学越差。每次数学课我都觉得我听懂了,但是每次做题我还是不会,考完试我觉得自己这次答题应该没问题,但一出分还是不咋的。但是我知道数学不能放弃,可我又不知道怎么学。暑假打了一个月篮球,等到八月份的时候,有一天我把数学课本拿出来了,我就开始读,读那些我能读懂的。读完数学课本,我又开始做数学练习题,难题我不会做,那我就把难题舍弃掉,只负责简单题跟中等题。就这样,暑假一来二去,看课本,做练习题,不懂了再去看俄文。暑假我自己预习了前三章,结果开学第一次考试我就考了99分,全班第一,从此我就数学开窍了。后来我当了老师,把我这段经验总结出来了三个方法。
第一,提前预习打基础
老师讲课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为什么我数学不好,那就是因为我总比别人慢慢拍。老师讲题的时候,别人懂了我没懂,别人会了我没会,别人能跟着上能提问,我跟不上提不出来问题。所以说从暑假开始,我就打开课本,提前预习的三章,这样我上课的时候就自然而然的知道老师讲的是哪一节哪个知识点了,因为老师讲第一章的时候,我已经学到第四章,那么就这样一路追一路赶,我的数学课上的越来越舒服,数学成绩自然也就越来越好。
第二,反复复习稳知识
老师发了一本练习册,我反反复复做了四遍。每做一遍,我就在上面写一遍过程,每做一遍,我就在上面标一遍考点。练习册上被标的满满当当的变成了一本书。我就这样反复做,反复做,反复做,直到哪道题在哪页上的哪个位置,我都能说的一清二楚。
第三,见缝插针的学习
很多孩子说哎哟,我没时间预习没时间复习特别特别忙。各位,忙这个字儿在我初中那年就被我从我的人生字典中删除了。我从此之后再没说过一个忙字。大家都是起早贪黑,都有这么多卷子要做,你凭什么比别人优秀?你就要靠利用自己的零散时间,课间往下预习一个小节课上老师的习题,听懂了我就去预习下一道题。就是这样,利用零散时间预习再复习,该做的题至少做三次,该得的分一分都不落下。另外我还有三个原则一、以知识为中心,第二、重复性原则,第三、死磕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