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能学到哪些(如何轻松提高物理成绩?快速掌握功和机械能!)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快速梳理功和机械能的基础知识。本篇文章将分为四个主要考点,我们将逐个介绍,帮助大家快速提升物理成绩。
考点一:功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对于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对物体要有力的作用,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通过一定的距离。若不做功,则三种情况可能出现:物体受力但没有在力的方向移动距离、物体不受力但由于惯性移动了一段距离,或者物体受力也通过了距离,但移动方向与力方向垂直。在力学中,功由力与物体在力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公式表达为 $W=F\times S$,其中 $F$ 表示力,单位为牛顿;$S$ 表示物体在立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单位为米;$W$ 表示功,单位为焦耳,简称焦,符号是大写的 $J$。在进行功的计算时,应先确定力极力的大小,在确定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最后结合功式进行计算。
考点二:功率
在物理学中,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功与做功的时间之比叫做功率。在数值上,功率等于单位时间所做的功。功式表达为 $P=W/T$,其中 $P$ 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大写的 $W$;$W$ 表示功,单位是焦耳;$T$ 表示时间,单位是秒。$1000$ 瓦等于一乘以十的三次方瓦。需要注意的是,功率大表示机器做功快,做功量不一定多。跳伞运动员数值下落时重力和空气阻力都对它做了功。在进行功率的计算时,其中若出现做功的时间,则考虑用公式 $P=W/T$ 进行计算。若出现匀速运动的速度,则考虑用公式 $P=FV$ 进行计算。若知道平均速度,也可以用该公式计算功率。需要注意的是,公式中的物理量必须对应同一物体和同一过程,并且计算时要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
考点三:动能和势能
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就说明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能量的单位是焦耳。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动能的影响因素为物体运动的速度以及物体的质量。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是两种常见的势能。重力势能是指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由于被举高所具有的能。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弹性势能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考点四:机械能及其转化
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如蹦床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在与蹦床将要接触时,有一定的动能,而与蹦床接触后,运动员的动能转化为蹦床的弹性势能。滚板下降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或者说机械能是守恒的。从能量角度来看,自然界的流、水和风都具有大量机械能的天然资源。让水流冲击水轮转动用来给水墨粉,船靠风力鼓起分行情,水能和风能都可以用来发电。当机械能守恒时,机械能内部转化情况可以用下图表示。其中,重力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时,主要考虑速度和高度的增大及减小;动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时,要考虑弹性形变及速度的增大或减小。
本次考点速记的内容就到这里,希望以上知识点可以帮助大家加深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