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自律方法有哪些(4个细节赢在起跑线)

初中数学只要沿用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就可以保持优秀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前几天我们聊一聊小学学习和初中学习的差异,就有家长来问老张说初中的数学学习到底要注意什么?那老张在这里整理了初中数学的学习变化,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意识习惯上的一些改变,分享给好友收藏。方走师带着孩子一起来看一看吧。
第一个,自我要求是越来越重要的,从小学到初中是一个由他律逐渐转化为自律的一个过程。那么原来咱们做很多事情都是需要老师家长去推着前进要求上课认真听课,要求认真完成作业。但是初中起呢?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的觉醒,父母和老师的要求不再是孩子前进的推进期,换句话来讲,父母和老师对待孩子的学习结果会影响越来越小,孩子将真正开始主宰自己。那么自我要求的区别体现在哪呢?比如我们以做错一道题目订正错题为例很多孩子都是抄下来答案,为了应付老师,订正后的内容再也不去翻看,长此以往,明明额外做了订正的环节,反而成绩不见起色。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对于一道题目,孩子到底是否真的想要把它弄懂?
第二个,调整数学学习的思维模式,其实对于我们小学阶段其实很多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我只需要把这一节课老师教给我的弄懂,我最后考试的时候也会获得一个比较不错的成绩,但初中更多考验的都是举一反三,那这个时候数学思想就变得尤其的关键,那比如说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划归思想,举一反三的思想,我们所说的数形结合,我们所说的极端思想,这些都是初中学习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数学思想。
第三个,整理归纳是必不可少的,初中数学必须要有一个总结归纳的习惯,因为初中的知识内容每个章节都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要有一些小结,对于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概括,抓住应该掌握的重点和关键的内容,这样运用起来才能够联想畅通,思维活跃。而初中的考点多为综合性的,需要孩子没有软肋,才有机会解除综合性的题目。
第四个,将成为初中数学学习的分水岭,那么中考的阅卷标准是逐步给分的,每一个数字都要有来源,每一个引领都要有标注,所以喜欢跳步联想的孩子,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会有极大的不适应,那对于就会出现做题时间不够,题目拿不全分数等原因。
最夸张的是老张曾经见到过一个小奥竞赛拿奖的孩子,初中第一次的月考只得到68分,通篇没有他不会的题,就是步骤丢失惹的祸。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小升初数学学习当中的一些特点,各位家长多多提醒一下孩子,在能干预孩子学习的时候,站好最后一班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