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有哪些学习方法(初中历史高分方法)

初中历史怎么才能考高分?初中历史因为是开卷,所以都觉得很容易,但考完以后你会发现很多题其实你也知道,但就是没答对。这个文章我从答题的角度给学生指出需要训练和思考的具体方向,这里有很多思考方式,不仅仅适用于历史,能给你带来很大启示。
第一个审题历史题目里给出的很多条件其实也是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像哪年或者哪个年代,地点限制,像国家或者城市,领域限制,像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物限制,比如说王安石还是李世民等等,这些都是审题是需要先搞清楚的,那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其实就是细节。比如在时间限制上,常见有4种限制方式,第一种是明确的时间限定,比如说19世纪80年代,或者是1900年等等,这个的时间都给的比较确定,第二种是有上限无下限,比如自宋代以来怎么样怎么样,这个时间点上限,也就是起点是宋朝时间范围可以是自起点开始一直向后延伸。第三个是有下限无上限,比如说明朝中期以前怎么怎么样,第4种是上限下限都不明确,比如题目当中说的是辛亥革命时期等等,所以咱们在打有时间限制题目的时候得。根据你学的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这就是老师总说的时间定位。很多同学说我马虎了,我知道其实就是细节没训练好,审题的时候差一两个字题就大变样。另外咱们要读懂题,确定答题的主题。历史题经常会给材料,像漫画、小说、民谣什么的,看了题咱们得知道问的是什么吧?常见主题具有历史事件的原因、目的、性质、结果、影想、内容特点等等。那比如说题目里问的是原因还是目的,这两个答题主题其实是很容易混淆的,你要是没想明白的话,现在可以暂停一下,想一想一件事情的原因和目的到底是不是一回事。所以你可能考试的时候答题答的很认真,但其实是还没明白问的是什么就动笔了,所以到处都是细节那第二个咱们说一下常见的错误和解决方法。
第一个常见错误是主观的回答客观题,有些同学答题时虽然能说出道理,但其实是答非所问,重点还是审题不清。对策是审题时候要优先题目当中给的时间、空间、人物名称、内容等等,观察好了再作答。
第二个程度概念理解模糊,题目里给出的修饰词有时候决定了你的答题走向是否正确,出题人经常通过调整程度词。都是陷阱,审题的时候不仔细就容易误判。比如题目里给的像发展程度,这里面就有像开始、初步、基本、完全、已经,这都是发展程度。每一个词代表的程度都不一样,参与程度,像部分、广泛、大多数、全部,破坏程度,像冲击、动摇、瓦解、摧毁、结束,作用程度,像一般、决定性、主导等等,这些都是作用程度。所以平时学习的时候,基本概念和细节都要注意。如果最开始学的时候就是大概理解,那最后考的时候你也很难注意到哪些细节。说到这,说句题外话,有些蒙题大法其实是有道理的。比如绝对化的程度词往往是有问题的,一些相对性的程度词正确的概率就大。有点儿中庸的思维方式对历史考试很有帮助。
第三个,历史的逻辑关系,文科不只是背,也有逻辑关系。比如咱们可以采取时间顺序的方式判断因果关系,时间在前的就是因,后发生的就是果。还有运用基本理论推导,比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就是果。还有类似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等,咱们运用基本理论就比较容易做出判断,当然关键还是要把自己学的审题。理论、逻辑等等结合起来,最后不要纠结太偏太怪的题,要大师年表,重细节,重顺序,多思考基本的史学理论和史观,对历史学习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