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素养怎么提升(语文素养的滞后性初中语文语文学习方法家长必读中考)

语文学习当中有一个非常尴尬的东西,叫做语文素养的滞后性,了解这一点对于咱们孩子语文的整体规划非常重要,那今天咱们就来详细的拆解一下这个概念。
首先来说语文这个学科的特点就决定了,如果说咱只是盯着课内那点儿知识,如果只是去背那些套路模板那孩子的语文是不可能顶尖儿的,但是如果说咱们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我对课本知识不屑一顾,我就喜欢课外的那些风花雪月,就喜欢那些诗词歌赋,那对不起,这孩子的语文连及格都困难。所以语文这个学科就要求咱们既要有理想主义,还得有一定程度的功利主义,既要有课内的刷题,还得有课外的素养拓展提升,这就不像数理化那么单纯,你就盯准分数,好好刷题就行,语文必须得是两手抓,这是第一个麻烦的点,第二个麻烦的点是什么呢?就是哪怕咱们认识到了素养的重要性,但是咱们素养提升的那个见效过程,其实它是有滞后性的,这是什么决定的呀?
咱们要知道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它的知识相对简单,他的考察方式也比较死板,这就导致很多博览群书,有着深度思考的孩子,他的考分儿未必高过那些好好听老师话,但是一点书都不读的孩子,这是这个语文素养的滞后性,对于那些素养比较好的孩子所造成的伤害。此外,这个事儿他对于那些只搞应试不搞素养的孩子也会造成非常大的伤害,那就是这些孩子上到高中之后高中语文的变化会让他们立时傻眼,我们要知道高中语文和初中语文相比起来他不仅仅是程度的增强,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从思维方式到学习习惯的全方位的提升,绝对不是被套路能够应付的,必须要有特别强的共情能力,需要有真真正正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底蕴,所以各位有没有发现这个尴尬的点,小学初中阶段积累素养成效不明显,但是一旦你发现自己素养不够的时候,想补到高中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所以语文学习的这个特点就要求咱们必须是应试素养一起抓,两手都要硬。那么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呢?我给大家几个小小的建议。
第一,利用好网络资源。做好有体系的规划。我举个例子,比方说咱们孩子对苏东坡感兴趣,或者说学校老师要求这个寒暑假读一读苏东坡,那么咱们就要有体系的去给孩子找参考文献。首先咱们可以去豆瓣网去搜一本苏东坡的传记,去读他的生平,其次咱们要找一本靠谱的学者所注解的这个苏东坡的作品集,要带孩子去读上那么十首20首的苏东坡的诗啊词啊之类的东西,对于他的作品有一个了解。此外,苏东坡是宋朝人,那么咱们要对宋朝的历史背景还要有一个了解,那这几点我建议大家去豆瓣去搜那些比较高评分的书,从而啊帮咱孩子建立起一个体系来。
第二,可以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撕开一个口子,这个我拿我自己举例子我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第一次看了水浒传的一个青少版拼音版,看完之后我就想我说这个水浒传它发生在宋朝,那宋朝的历史到底怎么样呢?我就开始了解宋朝的历史,了解宋朝历史的过程当中我知道了岳飞的故事,从此我的人生有了第一个偶像,然后了解岳飞的过程当中我背了岳飞的满江红,从此我就对宋。词开始感兴趣,其实这个孩子的兴趣点,他是可以从一个引导到另外一个,他可以逐渐的从点连成线,让孩子逐渐的变成一个渊博的人。
第三,我说的比较直白,如果说咱们没有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而是在河北河南山东啊这样高考比较恐怖,内卷比较严重的地区,那咱们更得注意就是咱们这些地区普遍的环境是比较的急功近利,大家没有那么长远的眼光,会去帮孩子规划素养,那这个时候大家应该怎么办?咱们可以去混迹一些北上广深那些大城市的高段位的家长群,去看一看这些大城市,这些家长们,他们给孩子报什么样的班儿,他们在买什么样的书,他们什么样的教育动向,甚至于说,我说的再直白一点儿,哪怕咱去买点盗版课,一定要去帮孩子把这个体系给他搭建好,一定要让孩子素养和应试两手抓,怎么样,我说清楚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