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必备知识点: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的区别解析

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表达方式的概念
表达方式是作者根据自己要写的文章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的需要,选择用何种方式进行表述的手法。一篇文章主要采用何种表达方式,通常与该文章的文体相关。一共有五种主要的表达方式,即叙事、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不同的文体通常以其中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但在一篇文章中,也会穿插其他的表达方式。
文体与表达方式的关系
根据文体的不同,文章的表达方式也会有所区别。以叙述为主的文体属于记叙文,以议论为主的文体属于议论文,以说明为主的文体属于说明文。在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中,也会穿插其他的表达方式。比如在记叙文中会有描写、抒情、议论的元素;在议论文中也会有抒情、描写的元素;在说明文中也会有议论的内容。因此,文体一般以主要表达方式为准。
记叙文与小说的区别
记叙文包括散文和小说。散文是一种非虚构性的记叙文,主要以真实的人事物为素材进行叙述。而小说是一种虚构性的记叙文,通过创造性的想象力来创作虚构的人事物和情节。故事情节的连续性、人物的塑造以及情节的发展是记叙文和小说的主要区别。
表现手法的概念
表现手法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确定好了主要采用哪种表达方式后,根据需要表达的内容,对文字进行的一种处理方式。表现手法包括白描、象征、对比衬托、托物言志、设置悬念、以小见大、夸张抑扬和借景抒情等。通过运用这些表现手法,使文章具有波澜起伏、生动形象的特点,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表达方式指的是文章整体采用的表达方式,主要与文体相关,包括叙事、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等。而表现手法则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文字进行的处理方式,根据需要表达的内容来运用各种手法。表达方式主要体现在整体结构和篇章内容上,而表现手法则主要体现在具体的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上。
总结
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是学习语文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尤其是在初中语文中。表达方式是作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用何种方式进行表述的手法,主要有叙事、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五种方式。而表现手法则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文字进行的一种处理方式,包括白描、象征、对比衬托、托物言志、设置悬念、以小见大、夸张抑扬和借景抒情等。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表达方式主要体现在整体结构和篇章内容上,表现手法则主要体现在具体的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上。
